首頁 > 中國歷史 > 魏晉風度

還原真實的赤壁之戰,曹軍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東南風大作,曹操的連環船隊頃刻間就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曹操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船艦和大半人馬,慌亂中收拾殘兵敗將經華容道向江陵撤退。華容道非常泥濘,行軍十分艱難,曹操到達江陵時已狼狽不堪,他留下曹仁駐守江陵,自己匆匆引軍北還。

還原真實的赤壁之戰,曹軍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赤壁前夜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率大軍南下準備進攻荊州。就在這時,劉表在荊州病死。劉表的死可以說是一個歷史的巧合。次子劉琮接替劉表任荊州牧。黃祖被殺后任江夏太守的長子劉琦,在劉表病危時前來探望,被劉琮拒之門外。兄弟矛盾加深。與袁紹死后的情形非常近似。但這回投降曹操的不是心懷不滿的長子劉琦,而是繼承了荊州的劉琮。劉琮聽從部下意見,不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曹操。

對曹操來說這可是喜出望外的結果。對攻打荊州,曹操也是做了一番準備的。沒想到如此簡單地,荊州就落到了自己的手里。不過,這個意外的事態在無形中打亂了曹操的計劃。按曹操原來的計劃,此次南征只是針對荊州而來的,并沒有把孫權當作討伐的對象。曹操在玄武池訓練水軍,完全是為了對付荊州的水戰。荊州不戰而降,使曹操產生了非分之想,他決定乘機討伐孫權。部下賈詡、程昱勸曹操慎重行事,但曹操不聽。曹操這時給孫權的信里寫道:“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我奉漢帝之命討伐罪人,旌旗向南一指,劉琮就投降了?,F在我率八十萬水軍,想與將軍你在吳一起會獵。)“會獵”意指皇帝巡幸地方時的狩獵。曹操大有以皇帝自居之意,充分暴露了他企圖稱霸天下的野心。對于年過五十有半的曹操來說,成就大業更是刻不容緩。

劉琮投降的消息對劉備來說有如晴天霹靂。劉備慌忙帶兵南逃,曹軍在后緊追不舍。劉備又一次在混亂中拋棄妻兒,脫身而逃。雖然趙云從亂軍中救出阿斗,張飛在當陽長坂坡拆橋喝退曹軍,但都不濟于事。劉備這次終于被逼到了走投無路的絕境。

劉琮投降曹操,對孫權來說也是意料之外的事件。孫權征江夏殺黃祖,下一步就是想奪取荊州。沒想到,荊州的敵手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強大的曹軍。面對號稱水軍八十萬的曹操大軍,孫權陣營上下震驚。以張昭為首的大部分部下都主張不戰而降。就在這關鍵時刻,孫權的堂兄、豫章太守孫賁策劃降曹,甚至準備把兒子當做人質送往曹營。前面提到,孫賁的女兒是曹操兒子曹彰的妻子。曹操派使者授予孫賁征虜將軍的稱號,使其與討虜將軍孫權平起平坐,意在離間孫權內部的關系。如果孫賁叛變曹操,必然導致孫權陣營軍心渙散,后果不堪設想。這時,孫堅時代的老部下、吳郡太守朱治自告奮勇,前往豫章說服孫賁,使孫賁回心轉意。

面對危機,堅決主張抗曹的是魯肅、周瑜二人。魯肅為吊喪劉表在趕赴荊州的途中,得知劉琮投降、劉備南逃的消息。于是改道當陽,與陷入絕境的劉備見面。劉備對自己的前途已非常悲觀,打算去南方的僻地蒼梧(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落腳。魯肅勸說劉備與孫權結盟,共同抗曹。對劉備來說這可是求之不得的機會,他又一次絕處逢生。劉備立即結束南逃,率兵進入夏口與劉琦的部隊合流。而諸葛亮這時隨魯肅來到柴桑,與周瑜一起做孫權的說服工作。他們一一指出曹操的弱點:涼州韓遂、馬超仍然是曹操的后顧之憂;曹軍遠道而來,補給困難;曹軍號稱八十萬,但實際只有一半左右;而且曹軍不習水戰,兵士中又流行疾病等。本來舉棋不定的孫權受到鼓舞,決心聯合劉備共同抗曹。

曹操遭火攻兵敗

這樣,曹操、劉備、孫權三個集團在無法預料的局勢變化中迎來了赤壁之戰。曹操的兵力除了從北方帶來的三十萬,在荊州又新得的十萬,共四十萬,實際在前線參加戰斗的只有二十萬左右。孫權軍共有十萬兵力,周瑜率領其中精兵五萬,直接參加戰斗的有三萬左右。劉備這時只有兩千左右的兵力。

與如此弱小的劉備聯盟,孫權軍的作戰總司令周瑜表現得很消極,在內心更有可能是反對的。魯肅主張聯合劉備,完全是為了利用劉備在荊州的聲望。劉琮的突然投降使荊州的輿論一分為二。

反對投降的民眾都把希望寄托在劉備身上。這造成了后來荊州本地及僑居士人的分化,有一半人服務于魏,另一半人則服務于蜀。魯肅認為,吳在荊州缺乏群眾基礎,只有和劉備同盟,才能獲得荊州反曹勢力的支持。

曹軍的船隊從江陵出發,沿江而下,在長江南岸的赤壁一帶與周瑜的水軍遭遇。曹軍初戰不利,撤退到北岸的烏林,與周瑜軍隔江對峙。而這時曹操軍中疾病蔓延,士氣日漸低下。

曹軍北方士兵居多,不習水戰,曹操于是命令船隊用繩索把船艦互相牽連起來,以減輕風浪的顛簸。吳將黃蓋發現了曹軍的這個弱點,就向周瑜建議用火攻戰術。周瑜采納黃蓋的建議,讓黃蓋寫詐降書給曹操。善用計謀的曹操竟沒看出其中有詐。黃蓋選十艘小船打頭,船上裝滿浸滿油脂的干柴,外面用帳幕蓋好,其他戰船隨后,由南岸向北岸的曹營駛去。曹軍毫無防范,黃蓋船隊就接近了曹營,然后一齊點火沖進曹操船隊。這時東南風大作,曹操的連環船隊頃刻間就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曹操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船艦和大半人馬,慌亂中收拾殘兵敗將經華容道向江陵撤退。華容道非常泥濘,行軍十分艱難,曹操到達江陵時已狼狽不堪,他留下曹仁駐守江陵,自己匆匆引軍北還。

《演義》中的赤壁之戰

有關赤壁之戰的前后經過,史書的記載大致如此。但《演義》在史實的基礎上,把這段歷史創作成一組氣勢龐大的戰爭故事。這組故事由為黃蓋詐降甘受“苦肉計”的故事;龐統誘曹操鎖戰船巧施“連環計”的故事;曹操的使者蔣干群英會中計,曹操錯殺蔡瑁、張允的故事;為求東南風諸葛亮南屏山筑臺祭風的故事;曹操敗走華容、關羽義釋曹操等一系列的故事構成,又以諸葛亮與周瑜的斗智、曹操與周瑜的明爭、周瑜與諸葛亮的暗斗等線索穿插其中,各情節的發展此起彼伏,把故事推向高潮?!堆萘x》把赤壁之戰描寫得扣人心弦、引人入勝,使人讀到這一段往往不忍釋卷??梢哉f,赤壁之戰是《演義》中最精彩的一段描寫。但是這些故事情節基本上屬于虛構創作。只有蔣干作為使者被曹操派往周瑜陣營這一點是事實。不過時期是在赤壁之戰以前,那時曹操為懷柔孫權,常派使者往孫權陣營活動。

這里,史實和小說都記述赤壁之戰發生在陰歷十一月。我們不禁要產生疑問,在這樣的隆冬季節怎么會刮東南風?可是,如果沒有東南風,黃蓋的火攻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說,東南風是決定這場戰役勝負的關鍵。顯然,《演義》特意設定了以下的場面來處理這個問題:曹操對擔心火攻的部下說,冬天不會刮東南風不用擔心火攻,然后讓諸葛亮施巫術祭風喚來東南風。但實際上東南風怎么可能是諸葛亮喚來的?

另一種說法是,冬至以后這一帶偶爾也有刮東南風的時候,周瑜和黃蓋恰巧對這個氣候的特殊性有一定的了解。不過,事實是否確實如此,誰也無從考證。赤壁之戰的開端就出于偶然,那么它結束于偶然刮起的東南風也許并不奇怪。

赤壁之戰后,曹操、劉備、孫權間的三國分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在這三人以外,雖然還有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涼州的韓遂、馬超等地方軍閥勢力,但他們既沒有取得天下的野心也沒有奪取天下的實力。軍閥割據的時代由此結束。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31.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