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歷史 > 隋唐氣象

隋唐氣象

  • 歷史解析——世界性帝國:唐朝

    881年黃巢率軍攻入長安,這不僅終結了唐帝國政權茍延殘喘的局面,也終結了長安千年來作為重要戰略中心和首都的地位。起義軍在占據首都之后的幾天里瘋狂殺戮,洗劫有錢人的住宅,屠殺官吏。然而,如同中國詩歌中常常表現的,女性是戰亂主要的受害者。韋莊在其不朽的詩篇《秦婦吟》中,描寫了女性犧牲者的苦難,她們因為和被屠殺的大臣的關系而被卷入其中:...

    隋唐氣象 2020-07-24 2058 0
  • 歷史解析——散文

    經典散文(古文)被公認為是晚唐堪為典范的智慧成就和中國文學的一個高峰。但是,古文只是在“安史之亂”后關于政治和文化的散文諸多體裁中的一種,其他類型的散文包括文學選集的前言、個人書信以及其他形式的雜文,古文只有放在這個更開闊的背景下才能被理解。...

    隋唐氣象 2020-07-24 1715 0
  • 歷史解析——唐代傳奇

    20世紀早期,偉大作家魯迅指出今天被稱為“傳奇”的唐代經典短篇故事是中國最早的作者有意識創作的小說。實際上,這些故事里通常包含著重大事件發生的詳細時間、城市的準確布局,甚至還有真實的人物,這說明當時的作者和現代的小說家不同,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是在虛構故事。然而,從“小說”一詞源于“設計”或者“制作”這一點來看,“小說”確實描繪了唐傳奇的新意所在。與更早的“志怪”相比,唐代故事不僅僅提供了消遣和娛樂,還是一種需要技巧的文學形式,可以通過寫作它們的方式對其進行美學鑒賞。
    ...

    隋唐氣象 2020-07-24 1097 0
  • 歷史解析——不斷變化的詩人形象

    某種程度上詩歌是宮廷生活的一個方面,詩人只不過是廷臣或政治家的一個側面。如同被要求寫政令、奏折或策論一樣,唐代朝廷的君主或大臣被要求會吟詩作賦。這一點在之前定義了當時重要文學體裁的《文選》中就有所體現。將看似個人的詩歌當作政治寓言來理解,和將《詩經》中的詩當作政治隱喻的傳統一樣,都是思想論域的一部分。...

    隋唐氣象 2020-07-24 370 0
  • 歷史解析——盛唐詩對前代詩歌的繼承

    唐代擺脫了以往帶有道德和政治色彩的詩歌批評,那些評論譴責近幾個世紀文學作品的頹廢,而唐代則發展出了一種審美的態度,認為過往的文人和風格為當代文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用的模型。這種轉變既與宮廷之外詩歌創作的空間變動有關,也與詩人含義的再定義有關。...

    隋唐氣象 2020-07-24 564 0
  • 歷史解析——初唐詩的基調和辭藻

    在漢代,詩歌是宮廷創作的產物,其內容或褒貶或揭露國家的道德狀況。南北朝時期,這種說教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起初,詩歌通過與國家及其道德標準的分離而被解放出來。這一過程中詩人發現了許多主題,精心創作了關于隱逸(脫離現實世界)、風景和道教哲學的詩篇。然而,5世紀晚期之前,南方的宮廷和貴族名流支配著詩歌,長期擁有文學教養傳統的世家大族認為只有他們才有資格評論詩歌的優劣。大多數詩歌不過是優雅的消遣和精英們宴樂的一種方式,在那里儒家道德說教和隱士的遺世獨立都是不可容忍的粗鄙。...

    隋唐氣象 2020-07-24 1187 0
  • 歷史解析——印刷術

    從起源上看,印刷術的誕生與宗教有著緊密聯系。印刷術是經濟、技術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變革得以實現的基礎,這些變革成了晚期中華帝國的特征。
    除去前代所留存的印章、壓印、印版和拓印,印刷術最早運用于雕版印刷中,所謂雕版印刷就是將一篇文章刻于木板上,然后將其印于紙上。雕版印刷術始于唐代,不過在其出現后手抄本在書籍傳播領域的主導地位仍持續了幾個世紀。
    ...

    隋唐氣象 2020-07-24 1070 0
  • 歷史解析——儒教經典的重新解讀

    國家信仰之外,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在唐朝儒教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在幾個世紀的分裂中,這些經典主要由士族高門保存,他們自認為應當被授予官職,同時還要保有不可動搖的社會威望,這都建立在他們對漢朝創造的真正的中華文化傳播的基礎之上。許多士族通過闡釋儒家經典和詩文寫作來教育后代。這些知識傳統,尤其是與禮相關的文獻,直到唐代都繼續塑造著世族的社會生活,盡管大部分精英在哲學或信仰上致力于佛教或道教的教義或修行。唐代的世族將儒教教義看作皇權國家和社會等級秩序的體現。雖然佛教和道教也許指導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對生死的看法,但...

    隋唐氣象 2020-07-24 1563 0
  • 歷史解析——國家和地方的儒教禮儀

    唐代三教中的最后一個是儒教,它是國家和地方的民間信仰,其特點是對國家經典不斷精進的研讀。這些領域的發展,與9世紀儒學思想的哲學復興一起,有助于在中華帝國晚期思想上占主導地位的新儒學的興起。...

    隋唐氣象 2020-07-24 1402 0
  • 歷史解析——中國化佛教的出現

    歷史解析——中國化佛教的出現

    雖然按照唐代的官方說法,道教是帝國境內地位最高的宗教,但佛教仍舊是中國信徒最多和最有影響力的宗教。佛教與道教一起成了中國政治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也對它們進行資助和控制。在唐代,佛教通過和中亞、印度教派的分離,以及建立新的本土流派,實現了真正的中國化,并讓中國成為佛教的核心區域。
    ...

    隋唐氣象 2020-07-24 2114 0
  • 歷史解析——道姑和女仙

    像社會的其他方面一樣,在道教層面上,對于杰出女性來說,唐朝仍舊是一個缺乏平等機會和承認的朝代。據杜光庭所述,他的主要目的是記載其他資料所忽視的道教女仙以及她們對道教各派(主要是他的上清派)的貢獻,以此來證明實現道的方法有千千萬。雖然沒有明說,他的著作還是清楚反映出,他渴望能將各種(有很多女性信徒)地方信仰融入道教,并使其成為道教相對于佛教的優越性之一,很多女性的經歷都能說明這一點。...

    隋唐氣象 2020-07-24 282 0
  • 歷史解析——唐代的道教

    在中國不斷分裂的數世紀中,道家與國家及文人的關聯在南方和北方都曾經出現過。隨著隋唐再次統一中國,各地區傳統的信仰被統合在一起,并且得到了朝廷和世家大族的支持,形成了一個足以與佛教相抗衡的宗教。這個新近構建的信仰體系被稱為道教,與佛教和儒教并立。它的教義起源于5世紀南方人陸修靜(406—477)整理的最初的道家經典,并且在6世紀得到擴充。
    由于陸修靜屬靈寶派,這個學派提供了統合各種不同道家傳統的框架。它在教義和儀式上也包含了佛教的主要因素,因此迎合了從朝廷及顯赫官宦家族到鄉間社區農民的各個階層。
    ...

    隋唐氣象 2020-07-24 1524 0
  • 歷史解析——大族的終結

    當解釋大族失勢的原因時,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由于科舉的興起所致。這是一個倒果為因的例子。唐朝初期,社會以族譜為基礎進行分等,而在大約400年后的宋代初期,要想進入政府任職并獲得相應名望得通過科舉才能實現。然而,科舉不能作為唐代士族衰落的原因,理由如下。...

    隋唐氣象 2020-07-24 1353 0
  • 歷史解析——唐代大族

    唐代親屬關系最重要的轉變是大族的消失,大族在朝代初期就已經形成,是在整個帝國范圍內以社會地位來定義的超級精英家族。有著極高聲望家族的數量相對較少,對他們的認可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發展,他們在唐代的顯要地位通過與同階層或者那些提供豐厚聘禮的對象聯姻而得以加強。閥閱之家雖然仍然存在但已趨向衰落的看法也出現在唐代。因此蘇冕在他于803年完成的典志類史書《會要》中提到,所有的朝代創建者和在朝代早期能夠做到高位的人都來自“貴族”。他觀察到中國早期歷史中從未出現過這樣的階層,但其地位在他的時代正在減弱。...

    隋唐氣象 2020-07-24 2006 0
  • 歷史解析——祖先祭祀的變化

    歷史解析——祖先祭祀的變化

    唐代中國的親屬關系也被埋葬死者和祖先祭祀方式的變化所影響。唐代以前,沒有在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之外集體祭祀祖先的證據。孩子們在父母或祖父母墳前進獻供品,但是更遠祖先的共同后代并沒有為這類的祖先敬奉而聚集,事實上這可以把他們凝結成一個有意義的社會團體。然而,在7世紀末期或8世紀早期的10年中,父系親屬開始在清明節(也稱為寒食節)會面,在冬至日后第105天清掃四至五代祖先的墳墓,并為他們進獻供品。...

    隋唐氣象 2020-07-24 1918 0
頁次:1/91 每頁15 總數1364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轉到: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