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歷史 > 秦漢精神

大秦帝國是怎么滅亡的?探究秦帝國的滅亡過程

項羽與叔父項梁見到秦始皇一行。說是見到,其實也不可能見到真人面孔。當時項羽說了一句:“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別胡說,當心要滅族的!”此后,秦始皇北上,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皇帝時,項羽發動了滅秦復楚的叛亂。

大秦帝國是怎么滅亡的?探究秦帝國的滅亡過程

繼承楚名將血統的項梁

繼陳勝之后登上歷史舞臺的是出身于楚將軍家族的項羽,和東方農民出身的劉邦。在秦始皇活著的時候,此二人都曾見過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正值秦始皇最后一次巡幸、出訪江南的時候,當時秦始皇五十歲,項羽二十歲。項羽與叔父項梁見到秦始皇一行。說是見到,其實也不可能見到真人面孔。當時項羽說了一句:“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別胡說,當心要滅族的!”此后,秦始皇北上,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皇帝時,項羽發動了滅秦復楚的叛亂。

劉邦本是今天江蘇省地方維持村治安的一名亭長,在押送發做勞役的罪人去咸陽的路上,見過秦始皇,當時他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憑自己的力量奪得權力的項羽,最多不過希望推翻秦始皇的帝國;劉邦渴求的則是建立秦始皇那樣的帝國。二人志向的不同,在他們的語言中也有著相當的表達。

項梁之父是被秦將王翦所殺的楚國名將項燕。項燕死后第二年,秦將王翦和蒙武俘虜了楚王負芻,滅掉了楚國??梢哉f,將軍項燕之死直接導致了楚的滅亡。因此也可以說項燕是楚國的重要人物。繼承這一血統的項梁,本出身于臨淮下相,后因殺人事件避仇家,而移居吳地。即今天江蘇省蘇州太湖之邊。項梁的才智在吳地得到了發揮,當國家下達徭役命令或舉行葬禮時,他負責在當地征召人選。

項梁由于經常隱身于侄兒項羽背后,所以是個令人費解的人物。他曾在櫟陽遭到過逮捕。櫟陽說起來是秦地的重要都市,位于關中。

項梁為何從故鄉下相跑到遙遠的、位于今天陜西省的櫟陽去呢?他被捕時,曾憑借故鄉鄰縣蘄縣的獄掾曹咎給櫟陽獄掾司馬欣的書信,才得以獲救。

獄掾不僅管理監獄,還參與縣級審判,是個重要的職務;他們是懂法律、能夠起草審判書的知識分子。由此事可見,當時應該已經存在獄吏之間的聯絡網了。項梁還憑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很快成為江南地區獲得眾望的人物。并且還向賓客、弟子傳授兵法。

項羽的崛起

陳勝舉兵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項梁耳中。通過兩個月對陳勝動向的觀察,他帶二十四歲的項羽取了會稽守(太守)殷通首級,在江南舉兵。很快召集了八千精兵,項梁為會稽守、項羽為裨將(副將)。

在江北大多數人知道項梁為楚國名族,所以在那里他的兵力很快壯大至六七萬人。向故鄉下相進軍時,他們尚隸屬于陳王(陳勝)的軍隊;得知陳王遇難消息之后,他將從民間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立為楚王。當時他很清楚自己家族乃世代為楚王效力的將軍地位。

楚懷王(前329—前296在位)名熊槐,因遭秦昭王軟禁,病死(前296)他鄉。悲劇本是這樣開始的,作為人質滯留于秦國的楚太子,因與秦大夫私斗殺死對方,想逃回楚國,但被秦兵捉回,后在秦國病逝。秦昭王因此十分憤慨,于是欺騙了楚懷王,最終懷王被殺于異國。本來就有怨氣的楚人,在被秦滅國之后對秦國就更加反感。所以,立懷王之孫為楚王一事,對于集聚反秦勢力、團結人心可以說是最為有效的舉措。

終于,項梁的軍隊與章邯所率秦軍發生了正面沖突。章邯的秦軍在把陳王的一支軍隊趕出函谷關之后,曾一度發起攻勢。章邯是繼戰國秦白起、統一秦的蒙恬之后最后的名將。項梁最后也戰死在定陶。

公元前207年,在與秦將軍章邯戰斗中項梁倒下之后,其侄兒項籍(字羽)掌握了指揮權。比起項籍的名來,他的字“羽”更為人所知。名是出生時父母或親族命名的,字則是成年的冠禮儀式上,由來賓給起的。所以,字是更適合已成年者的稱呼,從對等關系里說稱某人的字,更有親近感。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劉邦的字是“季”,但人們更熟悉的是他的本名。

項羽軍在鉅鹿與秦章邯、王離大戰,使趙王得救。從此,章邯的秦軍轉為弱勢。章邯與項羽在洹水河畔的殷墟會盟,特意選擇了商盤庚以來的首都殷墟遺址。章邯與項羽會面時流下了眼淚。曾經那樣為秦勇猛作戰的章邯,心懷對趙高政權前途的擔憂,投降項羽,被封為雍王。項羽的楚軍擊敗秦軍二十余萬人,將他們活埋于新安城南。這種封敵軍將領為王而活埋其士兵的行為,后來遭到劉邦的譴責。

劉邦其人

再說劉邦,生于沛的豐邑中陽里。就漢代行政而言是沛郡豐縣,在秦代則是泗水郡沛縣豐邑。身份低得甚至連父母姓名也未能留于史冊。劉邦的父親太公,這只是后來用的尊稱,并不是名字。母親劉媼,即劉婆的意思,本人的姓和名沒有留下來。劉邦的“劉”姓是父親的姓,母親應當是另外的姓;因為在中國父母、夫婦是避免同姓的。劉邦是秦朝地方基層行政負責治安的亭長。泗水亭位于泗水河畔?!妒酚?middot;高祖本紀》對劉邦的身世有著如下的描寫:“高祖好飲酒愛女色,常到王媼、武負的酒館喝酒,醉了就躺在酒館睡覺。武負、王媼見他醉臥的上方常有龍的形狀,感到奇怪。而且每當高祖來喝酒,這天賣出的酒總要比平常多出幾倍。婆婆們至年終就把記賬的券折毀銷賬。”

劉邦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一次在他為修筑秦始皇陵押送勞役去驪山陵時,很多人在路上逃跑了,他在路上喝過酒后釋放了所有人。當時有一條大蛇當道擋住了他們十幾個人,高祖拔劍斬蛇棄之。此時,后邊有人趕上他們,說了一番奇妙的話:“方才斬蛇的地方,有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問她為何哭,她說她兒子被殺了,所以哭。又問她兒子為何被殺,她回答說她兒子是白帝之子,化身為蛇擋在路上被赤帝所殺,所以傷心落淚。人們都認為她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婆婆卻忽然不見了。”

當然,這一則故事是后來劉邦當了皇帝之后,為了確立高祖權威而編造出來的。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種基于五行思想的皇帝觀。所謂五行思想,正如上面所見到的,是從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的循環,解釋宇宙或王朝變化的理論。對這種循環有著兩種讀解的方法:一是按照木、火、土、金、水順序循環的五行相生論,另一是如同水可以勝火那樣循環不止的五行相勝理論。漢代人認為自己的王朝屬火德,或土德:即否定秦而繼承周的木德,按順序所以是火德;或者認為是屬水德的秦勝了火德的周,所以屬土德的漢勝了秦。上面的故事,象征著出身南方(赤)楚的劉邦,擊敗了西方(白)秦的意思。王朝變換,皇帝更迭。對這種變化的合理性做出理論化闡述的,就是五行思想。

一邊是被神化了的劉邦,一邊是至死仍作為人的項羽;二者差異在于:作為漢王朝始祖的皇帝劉邦,與始終拒絕做皇帝的項羽之間的不同。

沛公劉邦的叛亂

在陳勝等蜂起的鼓舞之下,劉邦也開始行動了。劉邦的故鄉沛縣,位于今天江蘇省徐州市以北四十公里,在秦代屬泗水郡管轄。泗水郡在戰國本屬于楚的領域,靠近楚的首都壽春。劉邦直至十幾年前秦統一之前仍是楚人,只是在秦始皇這十二年中才成為秦基層行政官吏的。那么,楚人是以怎樣的心情接受秦統治的呢?隨著秦始皇的死亡,蕭何、曹參等沛縣出身的下級官吏最先行動起來。蕭何是沛縣負責召集官吏的主吏掾,曹參、任敖是審理沛縣判決的獄掾。夏侯嬰本來是縣里負責接送客人的車夫,后來提升至官吏。他們與上文提到睡虎地秦簡的“喜”是同一級別的人物,是能夠起草行政文書、通曉法制審判文書的、稱為文吏的知識分子。

那些植根于地方社會、曾經效力于秦統一政權基層行政機構的人物,如今躍躍欲試成為抗秦的勢力。他們既掌握中央的情報,又熟悉地方的形勢。那些郡守、縣令等長吏接受中央任命來地方任職,過個兩三年就調走,所以無法扎根于地方社會。像泗水守“壯”、泗水監(郡的監督官)“平”等人物,因為是秦二世皇帝時的地方長吏,所以留下了名字。官吏為了向皇帝表示臣屬之意,在公文中姓氏是被省略的。

沛縣的下級文吏殺掉沛令(沛縣縣令),將逃亡在外的劉邦迎接入城。劉邦于是取代長吏成為沛令。本該由中央任命的縣令,就這樣由民眾推選出來了。從此,劉邦在成為漢王之前一直被稱為沛公。稱縣令為某公是楚的制度,所以也可以說他是作為楚國的一員,向秦國發起還擊的。沛公劉邦很快就不再做秦皇帝的長吏了。他祭祀黃帝、軍神,舉起了赤旗,不用說成了對秦造反的象征。

劉邦集團的成員

沛公劉邦的集團中,除了一些下級官吏之外,聚集了各種職業的人物。沛縣樊噲是賣狗肉的,同鄉周勃是編織養蠶器具的,灌嬰是睢陽販賣絲繒的。還有一些被稱為“少年”的年輕人,他們離家出走流落為城市無賴,此時也加入劉邦集團。沛縣不過占全國縣總數的千分之一,但正是這一縣的叛亂集團成員,后來成為取代秦之后所建大帝國的中堅力量。如果僅僅強調農民出身的皇帝劉邦的話,尚不足以描述當時歷史的全景。應該說新政權是依靠劉邦周圍成員的連帶感,以及受此感召的其他地域的人才聯手打造的。

劉邦集團多數是由客、中涓、舍人、卒一類人構成的。從《史記》中記錄劉邦集團論功行賞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可以知道一百三十七名高祖功臣在叛亂當時的身份。蕭何、王陵、任敖、冷耳、酈食其等人所說以客的身份追隨劉邦,但他們對待主人劉邦是有自立立場的。中涓(涓:清掃)、舍人(舍:主人家)、卒(不是士兵、是雜役)這些人則是在主人家做雜役的,與主人有著一種家內奴隸的隸屬關系。

曹參、周勃、灌嬰、王吸、召歐、孫赤、陳倉、毛澤都是中涓,樊噲、奚涓、傅寬、薛歐、朱軫、周定、單寧、丙倩、唐厲、審食其、周緤、陳遬等是舍人。還有些是卒或低于卒身份的人物:彭祖是打開沛縣城門、迎接叛軍入城的卒;單父圣、周聚、朱濞也是卒。以上這些從客至卒的人物,或出身于沛縣(漢代的沛郡)、或來自鄰近的豐邑(劉邦出生地,漢代升格為豐縣),他們是追隨沛公這一新任縣領導的最初一批成員。

趙高專權與二世之死

秦軍處于劣勢的消息傳來,朝廷的情況急轉直下。秦二世二年(前208)李斯被處死之后,趙高作為丞相肆意專權。長久支撐秦政治的李斯成為犧牲品之后,隨著秦軍統帥章邯、王翦將軍的敗北,可依賴的軍事力量也不復存在了。八月,終于發生了趙高之亂。秦朝已經處于內外交困之中。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就發生于此時,朝廷上下懼怕趙高,保持沉默者、昧心稱馬者居多,直言道鹿者暗中遭處罰。沛公的數萬大軍終于從武關逼近關中。函谷關是把守關中正面的關口,武關是從南面守衛關中。秦始皇巡行去長江流域時,就是由武關進出的。

秦二世夢見駟馬之中外側的左驂馬被白虎咬死。博士為他占夢說:是涇水作祟。涇水是緊靠咸陽宮北側的河流,鄭國渠即引涇水而成,是秦的一條生命線。二世此后齋戒于望夷宮,沉四白馬于涇水。這望夷宮成為秦二世死前最后的居所。趙高女婿閻樂時為咸陽令,他詐稱山東群盜來襲,闖入望夷宮脅迫秦二世,使這位秦帝國的第二代皇帝無奈自殺。青史記載曰:“趙高殺二世。”

始皇帝之后緊接著就是末代皇帝,秦帝國僅僅二代而亡。第三代子嬰是胡亥兄長的兒子,他雖即位,但已不稱皇帝倒退稱王了。此時,趙高表現出意外的冷淡。他說:“秦國在始皇君臨天下時期稱帝,現在六國復興,秦地縮小,不可徒有帝之空名。依舊稱王即可。認為不必在乎是否為帝國。”[8]此時,項羽已經封秦將軍章邯為雍王,由他稱王關中西部。所以趙高與沛公劉邦約定二分關中,其中亦有自己稱王之意。趙高在二世皇帝的遺體前,摘下璽印佩在自己腰間,本想自己當皇帝,竟無一人追從。

被趙高判罪的李斯曾于監獄中上書,陳述自己的罪狀,若即若離地回顧了帝國的形成經過:“秦王嬴政時期,秦地方圓不過千里,軍力不過四十萬步兵,游說諸侯,離間六國,最終擒六國王,以秦王為天子。此后,領土并非不廣闊,卻向北至胡貉(貉指匈奴),向南至百越進行擴張。以此顯示秦之強大。將度量衡、文字推廣至天下,以樹秦之名。這樣的行為,在今天來看可謂罪惡深重。”[9]這些話可以說是獄中的一種怨言,其對秦帝國強大與虛弱可謂分析得當。

趙高后來被秦王子嬰的宦官韓談刺殺。子嬰也在即位僅一個半月后,與妻子以繩索垂掛頸項,以示臣服,投降了沛公。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07.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