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精神

歷史解析——法律和勞役
在秦朝統治下,幾種犯罪群體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違法亂紀者——比如商人階層——都被無情地發配到了邊關。到了漢朝統治時,由于邊關要塞日益被死刑犯填滿,為了邊關軍事需要而開展的物資轉輸活動開始和流放刑徒合二為一。前線的軍事活動也因此變為一種手段,驅走內部的暴力因素,確保內部的安全。軍隊不但用來鎮壓帝國邊關的外來之敵,而且把社會上的破壞分子驅逐到漢代文化想象中的化外之地。
...歷史解析——法律和調查
早期中華帝國司法程序中的基本因素都被很好地記錄了下來。行政管理和法律權威之間并非截然不同,總體來說,一個地區的主要行政長官同時也是主要法官:地區治安官吏就是其轄區的法官,同時也是他所在行政區的軍事領袖。一位將軍有權力處罰他的軍隊,甚至是將士兵處死。石刻文獻記錄說,在地方一級,地方官員有法律專家為其參謀,但它們沒有提供細節。...
歷史解析——法律和刑罰
從狹義上講,早期帝國的法律就是一套針對某些越規行為而制定的規則和刑罰措施。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西方學者都早就注意到,早期中國的史家們都把刑罰視為法律決定性的一面。班固《漢書》中關于法律的專論稱為“刑法志”,它的上半部分集中論述軍事的歷史,視其為刑罰的最高形式。...
歷史解析——法律和語言
正如詹姆斯·博伊德·懷特(James Boyd White)詳細論述的那樣,法律不只是一個規則和刑罰的體系,還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和修辭。法律體系產生了它們自己的技術詞匯和語法,精于此道是參與法律事務的關鍵。
在秦漢時期,地方官也通常就是他們管轄區的最高法官,他們必須學習有關法令的不同語法應用。朝廷中樞也是如此,那些負責簽發法令、法規的官員也不得不成為法律語言的專家。然而,在早期中華帝國,法律和語言之間的聯系不只是簡單掌握技術語言,更是一個通過語言的調節來控制社會的過程。...歷史解析——法律和行政管理
雖然戰國及早期帝國時代的法律仍然與該時期的宗教行為和理念緊緊聯結在一起,但它仍然是確保社會秩序的行政管理工具。從它的這個角色而言,法律遠遠超過了單純地禁止某種行為、訊問他人,然后行刑或者處以罰金。整個社會結構被建成一個由法律規定的賞與罰的過程。這個時期的司法行為把一個正常發生作用的社會歸因于它的面貌能夠被皇帝及其代理人很好地理解。...
歷史解析——法律和宗教信仰
《左傳》中的歷史故事發生在公元前7世紀到前5世紀之間,它們描繪了周代貴族通過血祭儀式來喚醒那些強有力的神靈,召集這些神靈來推動實現他們的誓言。這類“盟誓”通過在參加者的嘴唇上涂抹祭物(犧牲)的鮮血或者坑埋“犧牲”的方式把它們送到神靈的世界,被廣泛運用于城邦或者宗族之間的結盟。他們還規定這種建立在協商基礎上的制度應該讓所有加入同盟的人見證。近年來在山西侯馬、河南溫縣和沁縣發現了這類“盟誓”坑,通過對這些遺址中出土文獻的辨讀,顯示這些資料是怎樣為一個建立在書寫基礎之上的政治權威提供宗教信仰基礎的。
...歷史解析——儒家著作
經學對漢代文學產生影響的最明確的證據或許是儒家著作,它們是國家圖書館目錄的一個種類,由劉向、劉歆父子二人于西漢末期和王莽統治期間父死子繼、共同完成。班固將其修改后收入到了《漢書·藝文志》中。圖書目錄的分類系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使我們能夠一窺當時知識領域的結構,因為它們向我們揭示了社會對各知識領域的組織方式。劉氏父子對書目的安排建立在以下假設之上:經學是正式寫作的模范,也是其他各類文章的源頭。他們認為這個是圣王所作,而且他們把每類文本都追溯到周朝時期的某個政府機構。...
歷史解析——史學著述
在西漢王室所編的《淮南子》一書出現幾十年后,《史記》這一歷史著作出現了,它旨在從理論上論證漢帝國?!妒酚洝芬粫闹饕髡咚抉R遷,其父司馬談是武帝時期的史官太史令。由于司馬遷為一位打了敗仗的將軍辯護,惹怒了漢武帝,被處以腐刑——這種刑罰常常導致受刑者為榮譽自盡,而不只是某種失去顏面。...
歷史解析——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經”旨在向人們提供普遍原則,它們由警句格言構成,要對其古老文本進行解釋、注釋,才能揭示隱藏其中的微言大義。與此相反,秦漢時期有幾部著作號稱是囊括了所有重要知識的百科全書。其中兩個主要例子是《呂氏春秋》和《淮南子》。前者是在秦國國相的主持之下編纂的,于公元前3世紀中期成書。后者由淮南王發起編纂,于西漢武帝統治早期編纂成書。...
歷史解析——“道”的競爭派別
戰國時期產生的諸子學術著作普遍斷言自己擁有一個通常被稱為“道”的完整智慧,以此來強調他們的權威。在這段政治混亂的歷史時期,對“道”的不同解釋匯聚成為充滿爭議的流派,每個流派都聲稱自己的智慧是包羅萬象的,都來源于先古圣人的智慧,同時輕視其競爭對手的信條,認為那只是部分真理,其適用性很有限。不同流派、彼此競爭的經典文本都被視為從學術作品中表達了周朝瓦解成諸國這個事實?!盾髯印芬粫幾胗诠?世紀,作者荀況來自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此書據說反映了荀況的教誨,其中有一段話,代表了這種理念的一個儒學版本:...
歷史解析——有組織的宗教運動
普通民眾的宗教行為只有當其威脅到朝廷政權時才會進入歷史記錄之中。以上所說的一些信仰和行為——巫覡信仰、祖先崇拜、地方崇拜等——都出現在平民的日常生活里。墓葬中出土的文獻證明,普通平民的生活被具有潛在危害的惡靈包圍,有必要求助于魔法來辨認和禳解他們。這類惡靈出現在有關引起疾病流行的故事中,或者與那些居住在高山大湖之中的奇怪、危險生物有關。
...歷史解析——地方信仰
地方信仰既有官方的形式,也有民間流行的版本。官方的信仰包括由朝廷的代理人向名山大川祭獻,以及向對應著國家各地區的天上星宿的祭獻。然而,絕大多數地方信仰缺乏政府的認定,因此它們不會在官方記錄中出現。這類信仰通常和地方神、帶有特定意義的地點或季節神靈聯系在一起,通常由巫覡群體來負責組織,有些時候由世襲的繼承人或資助儀式的商人來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