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子已被證明是人類技術發展中最持久和最有用的發明之一。它可能是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被發明的,并成為運送重物的有效手段之一。至今,它仍然被廣泛地使用著。
通常,我們只是簡單地說“車輪的發明”,但其實指的是車輪和車軸,以及一系列關鍵技術的合稱。車輪最顯而易見的用途是運輸,不過有許多其他機器也依靠輪子,比如飛輪、傳動齒輪等?,F存關于車輪最初的考古證據發現于美索不達米亞,時間可以上溯至公元前3500年前后。它是由陶土制成的。不過,輪子很有可能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發明出來了(參見此處)。
在我們的印象中,車輪當然不會是一個可以滾動的圓柱體。不過,在輪軸出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期,人們的確一直在使用著這種形如一截樹干的滾筒,并通過它們短距離內移動沉重的物體,比如大石塊。輪軸組合的出現減少了地面和滾動體之間的摩擦,并且可以對車輪進行固定。然而,這項技術誕生之初,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車軸的每一端,以及車輪中心的孔洞都必須是光滑的圓形,否則會為車輪的旋轉帶來太多的摩擦。最初的車輪是一整塊的圓形木片,直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木質輪輻的出現才為車輪帶來了更輕、更適合的懸掛裝置。
鐵器時代晚期的車馬陪葬品,出土于法國馬恩河流域
關于車輪的發明時間和誕生地尚有一些爭論。爭論的焦點限定在美索不達米亞和歐亞草原的部分地區,日期則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3000年。在這些地方,最初的輪式車輛是由牛來拉動的,但是到了大約公元前3000年,被馴化的馬和野驢提供了速度更快的畜力。而不久之后,原本農用的車輛逐漸被應用在了戰爭之中(參見此處)。
當人類打算模擬行走的時候,他們就創造了輪子,而不是一條腿。
——法國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蒂蕾西亞的乳房》(1917年)
約公元前2000年,中國人開始使用帶有輪子的車輛,隨后傳遍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區域。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這片大陸上從來沒有車輪碾過的痕跡,這或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牲口吧。美洲駝的力量無法拉動輪車,而北美野牛則根本無法馴化(早在12000年前,美洲野馬就已經滅絕了)。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sjls/zqwm/2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