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界歷史 > 文明起源

世界史綱——希伯來圣書經文和先知

歷史大觀園 文明起源 2020-07-01 21:46:24 0
?

1 以色列人在歷史上的地位

我們現在能夠對以色列人以及世界古代文件中最值得注意的那部匯編在這部人類歷史的大綱里所占的恰當位置加以說明了。所有信基督教的民族都稱這部文件匯編為《舊約全書》。在這些文件中我們得到了對文明的發展饒有興趣、極有價值的啟發,得到了當埃及和亞述在人類世界中為爭霸而斗爭時,人類歷史中興起的一種新精神的極為清晰的提示。

至遲到公元前100年,組成《舊約》的各書一定已經存在,并且與它現在的形式基本相同。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公元前330年),其中大部分大概已被公認為神圣文件了。它們是猶太民族的圣書。猶太人除了少數殘余的平民以外,曾于公元前587年被迦勒底人尼布甲尼撒二世從他們的本國放逐到了巴比倫尼亞。后來他們在居魯士的保護下,回到了故城耶路撒冷,并在那里重建了神廟。我們在前面曾經指出,居魯士就是于公元前539年推翻巴比倫最后一個迦勒底統治者那波尼德的波斯征服者。猶太人被囚禁于巴比倫尼亞約50年,許多史學權威認為在此期間他們在種族和思想上同巴比倫人有相當大的混雜。

猶太及其首府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很特殊。這個國家是一帶形的長條,西邊是地中海,東邊是約旦河彼岸的沙漠;有一條天然的大道貫穿這個國家,北通赫梯、敘利亞、亞述和巴比倫尼亞,南達埃及。因此它在歷史上注定是個多事之邦。埃及和任何崛起于北方的強國為爭雄稱霸而戰時要取道于這個地方,為奪取通商要道而戰時,要侵犯這里的人民。它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它領域的大小,并不在于它農業的潛力,也不在于它礦藏的富饒。這些圣書經文中所保存的猶太民族的故事,似乎可說是對南北兩個文明系統及西邊沿海諸民族更廣泛的歷史的注釋。

這些圣書經文包含許多不同的要素?!杜f約》的開首五卷,即《摩西五經》,早時特別受到崇敬。它以講述宇宙史的形式開始,兼述世界和人類的創始,人類初期的生活,以及除了少數人得以幸免而外,人類盡被淹滅的一次大洪水。這個洪水故事在古老的傳統里傳播得很廣,可能是對人類新石器時代所發生的洪水灌入地中海區域的回憶;也可能是對格魯吉亞和里海地區發生的某個大災難的回想。近代發掘表明,在猶太人歸國之前,早已有了創世和洪水兩個故事的巴比倫文本;因此,有些圣經評注家認為,開始的幾章,即《創世記》的前十章,是猶太人在被囚禁時得來的。

接著談的是希伯來民族的祖先和創建者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歷史。他們被描寫為父權家長制的貝都因式酋長,在巴比倫尼亞和埃及之間的地方過著牧羊人的生活。評注家認為現存圣經中關于此事的記載,是由早已存在的幾種說法編輯而成的;但不論其起源如何,這個記載以現存的來說,的確充滿了色彩和生氣?,F在稱為巴勒斯坦的那個地方,那時稱為迦南,居民是閃米特族的一支,稱為迦南人;他們與建立提爾和西頓的腓尼基人,與攻占巴比倫并在漢謨拉比的領導下建立第一個巴比倫帝國的亞摩利人,血統是很近的。

當亞伯拉罕的牛羊經過此地時——也許與漢謨拉比同時——迦南人已是定居的民族。如圣經所述,亞伯拉罕的上帝許諾將這塊有繁榮城市的美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閱讀《創世記》,必然可以見到亞伯拉罕因為沒有子女,對此許諾很是懷疑,也不信后來會生出以實瑪利和以撒。在《創世記》里,還可以見到以撒和后來改名為以色列的雅各的生平,以及以色列的12個兒子的傳略,還有他們怎樣在大饑荒的日子里到埃及去的故事?!赌ξ魑褰洝返牡谝痪怼秳撌烙洝?,就以此結束。第二卷《出埃及記》,是關于摩西的故事。

世界史綱——希伯來圣書經文和先知

以色列的子孫在埃及居留并受到奴役的故事很難考證。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寫的一個埃及記錄里記著在哥審地方有一塊某種閃米特人的居留地,并說他們是由于饑荒才來到埃及的。但關于摩西的生活和事跡,埃及記錄毫無記述,也沒有任何有關埃及發生瘟疫或某個法老在紅海被淹死的記載。摩西的故事具有很濃厚的神話色彩,其中最顯著的事件之一,就是他的母親把他藏在蒲草箱里這件事,這事也發現在一個古蘇美爾的傳說中。

蘇美爾傳說中關于薩爾貢一世的故事是這樣的:“我是阿卡德的強大的薩爾貢王,我的母親是個窮人,我不知道我的父親是誰;我父親的兄弟住在山里……我母親很貧苦,她秘密地生了我,把我放在一個蘆葦籃子里,用瀝青涂閉籃口,把我拋在河里,河水沒有淹滅我,河水把我漂走,把我帶給了灌溉者阿基。灌溉者阿基善心地接收了我,灌溉者阿基將我撫養到童年。灌溉者阿基使我成了園丁。我作為一個園丁的工作博得伊什塔爾的喜悅,于是我成了王?!?/p>

這是令人費解的。更費解的是發現了迦南的一個城市的埃及長官們寫給法老阿米諾菲斯四世的一塊陶板,它明顯地提到希伯來人這個名稱,并聲稱他們正在蹂躪迦南。阿米諾菲斯四世在第十八王朝執政,早于拉美西斯二世。顯然,如果希伯來人在第十八王朝時正在征服迦南,他們不會在征服迦南之前,就成了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的俘虜并且受到壓迫。然而很可以理解的是,《出埃及記》的故事是在事件發生后很久才寫成的,它實際描述的是一段時間很長,過程也很復雜的部落侵略史,因此可能有許多濃縮和簡化,也許還有人格化和象征化。希伯來的某一部落或許流落到了埃及并且成為奴隸,而別的部落已經在向迦南邊境城市進行攻擊。甚至他們被囚的地方也可能不是埃及(希伯來文是Misraim,米斯雷姆),而是在紅海對岸阿拉伯北部的米斯林(Misrim)。這些問題在《圣經百科全書》中(見“摩西”和“出埃及記”兩條)有詳細的論述,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摩西五經》中的另兩卷,《申命記》和《利未記》,談的是法律和教規?!睹駭涤洝肥钦勔陨腥嗽谏衬衅吹那闆r以及他們入侵迦南的事跡。

希伯來人入侵迦南的確切細節姑且不論,他們入侵的這個地方自從許多世紀以前神話性的許諾給亞伯拉罕的子孫之后,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則是毫無疑問的。當時這地方大部分似乎是閃米特人的土地,有許多繁榮的貿易城市。但是,異族入侵的巨浪曾經沖洗了這一帶的海岸。我們已敘述過,意大利和希臘的膚色黝黑的伊比利亞或地中海各族,即在克諾索斯把愛琴文明發展到最高峰的各族,遭到操雅利安語的種族諸如意大利人和希臘人從北往南侵襲的情況,也曾談過克諾索斯在公元前1400年前后遭到的劫掠,并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被徹底摧毀的情況?,F在已經清楚,愛琴海沿岸港口的人民紛紛渡海,尋求比較安全的大陸居處。他們侵入了埃及三角洲,并往西侵略了非洲海岸,他們同赫梯人以及其他雅利安族或雅利安化的種族結成了聯盟。

這發生在拉美西斯二世以后的拉美西斯三世時代。埃及碑文記載過多次大海戰,以及這些人沿著巴勒斯坦海岸向埃及的進軍。他們的運輸是用雅利安部落特有的牛車,可見這些克里特人是同某些早先入侵的雅利安人聯合行動的。公元前1300至公元前1000年之間的這些沖突至今還沒有連貫的記載,但從圣經的敘述里可以知道當希伯來人在約書亞的率領下逐漸征服他們的上帝許給的土地時,他們碰上了一個新的民族,即腓利斯人。腓利斯人定居在沿海的一系列城市里,其中主要的是加沙、迦特、阿什多德、阿什克倫和以革倫。腓利斯人真的和希伯來人一樣,也是新來的,他們大概主要是從海上和從北方來的克里特人。因此,希伯來人以攻擊迦南人開始的這次入侵,很快地就變成了同強大得多的新來的人即腓利斯人之間,為爭奪他們渴望的上帝許給的土地的一場曠日持久但不很成功的斗爭。

并不能說這塊上帝許給的土地曾經完全被希伯來人控制過。圣經中《摩西五經》之后是《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一個枝節)、《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還有《歷代志》,它所敘述的事情有許多與《撒母耳記下》和《列王紀》相同,只是略有變動而已。在這段較后的歷史記載中,大部分的敘事都逐漸符合于實際的情況。我們從這幾部書中,可以知道腓利斯人牢固地占有著南部肥沃的低地,而迦南人和腓尼基人則在北部抵御著以色列人。約書亞初期的一些勝利并未重復?!妒繋熡洝肥且幌盗袘n郁的失敗目錄。以色列人悲觀失望。他們拋棄了他們信奉的神耶和華,改而崇拜巴力和亞斯他錄(等于柏兒和伊什塔爾)。他們同腓利斯人、赫梯人以及其他種族的人通婚,他們后來也常常如此,因此他們成了一個人種混雜的民族。他們在一系列賢人和英雄的率領下,與敵人進行戰爭,但從未團結一致,多以失敗而告終。后來希伯來人相繼被摩押人、迦南人、米太人和腓利斯人所征服。關于這些沖突的故事,關于基甸、參孫以及曾在希伯來人陷入危難時給予他們一線希望的其他英雄們的故事,都見于《士師記》?!度瞿付浬稀穭t記載了以利做士師時,以色列人在厄柏泥則遭到的大失敗。

這是一次真正的對陣戰,以色列人損失了3萬(?。┤?。他們先前曾遭到過一次挫折,損失了4000人,于是這一次抬出了他們最神圣的象征——上帝的約柜。

“耶和華的約柜到了營中,以色列眾人就大聲歡呼,地便震動。腓利斯人聽見歡呼的聲音,就說,‘在希伯來人營里大聲歡呼,是什么緣故呢?’隨后就知道耶和華的約柜到了營中。腓利斯人就懼怕起來,說,‘有神到了他們營中’。又說,‘我們有禍了,向來不曾有這樣的事。我們有禍了,誰能救我們脫離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從前在曠野用各種災殃擊打埃及人的,就是這些神。腓利斯人哪,你們要剛強,要做大丈夫,免得做希伯來人的奴仆,如同他們做你們的奴仆一樣。你們要做大丈夫與他們爭戰’?!?/p>

于是腓利斯人投入戰斗,英勇作戰?!耙陨腥舜驍×?,各向各家奔逃,被殺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3萬。上帝的約柜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

“當日有一個便雅憫人從陣上逃跑,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到示羅。到了的時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觀望,為上帝的約柜心里擔憂。那人進城報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來。以利聽見呼喊的聲音就問,‘這喧嚷是什么緣故呢?’那人急忙來報信給以利。那時以利98歲了,眼目發直,不能看見。那人對以利說,‘我是從陣上來的,今日我從陣上逃回’。以利說,‘我兒,事情怎樣?’報信的回答說,‘以色列人在腓利斯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殺的甚多,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并且上帝的約柜被擄去’。他一提上帝的約柜,以利就從他的位子上往后跌倒,在門旁折斷頸項而死:因為他年紀老邁,身體沉重。以利做以色列的士師40年。

“以利的兒婦,非尼哈的妻,懷孕將到產期;她聽見上帝的約柜被擄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產。將要死的時候,旁邊站著的婦人們對她說,‘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卻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她給孩子起名叫以迦博(意思是‘榮耀在哪里呢?’),說,‘榮耀離開以色列了’,這是因上帝的約柜被擄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保ā度瞿付浬稀返谒恼拢?/p>

繼任以利的職務并成為最后一名士師的,是撒母耳,在他統治的末期,以色列歷史中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與它周圍遠近諸國的經歷相類似,同時也正是那些國家的經歷所促成的,一個王興起了。有一段記錄生動地敘述了人類事務中較古的僧權統治與較新的制度之間的常見的爭執。我們在此不得不再一次引用原文。祭司的仇恨心理在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的話中表現得何等明顯!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起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p>

“撒母耳不愛聽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做他們的王。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侍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話,都傳給求他立王的百姓,說:‘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又派他們做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他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制造香膏、做飯烤餅。他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仆。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仆。又必取你們的仆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做他的仆人。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p>

“百姓竟不肯聽撒母耳的話,說:‘不然,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保ā度瞿付洝返诎苏拢?/p>

2 掃羅、大衛和所羅門

但是希伯來人的土地的自然條件與方位都對他們不利,他們的第一個王掃羅并不比士師們更有成就。冒險家大衛為反對掃羅而進行的長期陰謀活動,見于《撒母耳記上》的后幾章。掃羅的結局是在基利波山遭到的徹底失敗。他的軍隊被腓利斯勇武的弓箭手消滅了。

“次日腓利斯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仆倒在吉爾博亞山,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腓利斯地的四境,報信與他們廟里的偶像和眾民。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里,將他的尸身釘在伯珊的城墻上?!保ā度瞿付浬稀返谌徽拢?/p>

大衛(約在公元前990年)比他的前任精明,成就也較大,似乎他曾把自己置于提爾王希蘭的保護之下。他與腓尼基人聯盟,不但使他保全了王位,而且是他兒子所羅門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要素。大衛的事跡,以及持續不斷的暗殺和殺戮,讀起來令人感到不像是一個文明君主的歷史,倒像是某個野蠻酋長的歷史。這在《撒母耳記下》里有極生動的記載。

《列王紀上》從所羅門王執政開始(約在公元前960年)。從一般史學家的觀點來看,這本書最有趣的部分,是所羅門與民族宗教和祭司的關系,以及他對待圣幕、祭司撒督、先知拿單的態度。

所羅門開始執政時,是和他父親一樣的殘酷。見于記錄的大衛的最后一次談話,是布置謀殺示每,他所說的最后一個詞是“流血”。他說“但是他白頭被殺,使你流血入墓”,這句話,指的是雖然年老的示每有了大衛曾向上主宣誓的庇護,說他活著的時候決不使示每受害,但在這件事上所羅門竟毫無顧忌。接著,所羅門進而謀殺了曾經謀奪王位但已讓步并屈服了的兄弟。他還大肆殺戮他兄弟的黨羽。當時宗教對于種族上、思想上都已混亂了的希伯來人控制力很弱,這表現在所羅門輕易地以心腹撒督取代了敵對的祭司長,更令人驚異的,是所羅門的主要打手比拿雅在圣幕里刺殺了約押。那時被害者在圣幕里聲明他享有庇護權并抓住耶和華祭壇的角。此后所羅門就當時來說是以一種嶄新的精神從事工作,改造他的民眾的宗教。他繼續與提爾王希蘭結盟,希蘭利用所羅門的王國作為到達紅海的通路,并在紅海造船。這種伙伴關系的結果是在耶路撒冷積累了空前的大量財富。

以色列出現了伙役勞動;所羅門派人輪流往希蘭統治下的黎巴嫩去砍伐香柏木,而且沿途設置搬運夫。(這一切足以提醒讀者想到中非某些酋長與一個歐洲商行的關系。)此后所羅門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宮殿,還為耶和華建造了一座沒有那么宏大的神廟。在此以前,這些古代希伯來人看成是神圣象征的約柜,一直是供在一個大帳幕里,這個帳幕從一個高地轉移到另一個高地,人們就在許多不同的高地上向以色列的神獻祭。這時的約柜已供在鑲嵌著香柏木的石頭神廟里的金碧輝煌的內殿,放在兩個用橄欖木雕成的、鍍金的帶翅膀的大天使像之間,從這時起,一切祭品都只在約柜前面的供壇上奉獻了。

這個集中的改革,會使讀者想起阿克那頓和那波尼德。諸如此類的事情,只有在僧權制度的威信、傳統和學識已經降到極低水平時,才能順利地實現。

“所羅門照著他父大衛所定的例,派定祭司的班次,使他們各供己事,又使利未人各盡其職,贊美耶和華,在祭司面前做每日所當作的,又派守門的按著班次看守各門,因為神人大衛是這樣吩咐的。王所吩咐眾祭司和利未人的,無論是管府庫,或辦別的事,他們都不違背?!?/p>

盡管所羅門在這新基礎上確立崇拜耶和華于耶路撒冷,盡管在他即位之初曾同他的神晤面談話,但并沒有阻礙他在晚年發展一種神學上的輕佻舉動。他只要能耀示聲威,就娶許多外族女子;為了取悅他眾多的妻子,就向她們民族的神獻祭,例如西頓女神亞斯他錄(伊什塔爾)、基抹(一個摩押的神)、莫洛克等等。圣經中記載的所羅門的事跡,的確說明了他和任何其他的王一樣反復無常,絕不比任何人有更深的宗教觀念;他的民族也和周圍世界的各民族一樣是迷信的、思想混亂的。

所羅門和法老的女兒結婚一事,有一點是相當有意思的,因為這事指明了埃及事務的一個方面。這個法老一定是屬于第二十一王朝的。根據泰爾-埃爾-阿馬納信札所證明,當阿米諾菲斯三世興盛時,法老能俯納一個巴比倫公主于后宮,但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埃及公主這樣高貴的人物下嫁給巴比倫的君主。300年以后,像所羅門這樣一個小小的君主居然能以平等的身份娶一個埃及公主為妻,這表明了埃及的威信業已一步一步地衰落。不過,埃及在下一朝(第二十二朝)又得到復興,建朝的法老示撒利用以色列與猶太分裂的機會,占領了耶路撒冷,掠奪了曇花一現的豪華的新神廟和王宮。這一分裂當大衛和所羅門在位時,已在發展之中。

示撒似乎還征服了腓利斯??梢宰⒁獾氖?,從此以后腓利斯人逐漸失去了他們的重要性。他們已經不使用自己的克里特語,而采用了被他們征服的閃米特人的語言,他們的城市雖則多少仍然獨立,但他們本身則逐漸同化于巴勒斯坦普通的閃米特生活之中。

關于所羅門的執政情況、多次的謀殺、與希蘭的交往、宮殿和神廟的建造以及他的窮奢極欲致使國勢衰弱并終于分裂為二,所有這些事跡的簡略但有說服力的原始記載,顯然被后來某一個企圖夸大他的國勢、頌揚他的智慧的作家大量竄改和增添了。我們不打算在此評論圣經的源流,但辨別有關大衛和所羅門這篇記事主要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與其說是專門學識問題,不如說是一般常識問題。這篇記事時而為他解釋,時而為他辯護,但還是記下了有關的即使是極粗糙的事實,只有當時或近于當時的作者確信某件事已不能加以隱瞞時才會記下來的,但在后來加入的一些段落里則突然流于諛詞滿紙了。

圣經中的記述不但影響了基督徒,而且影響了穆斯林,使他們深信,所羅門王不但是世界上一個最偉大的人,而且是一個最有智慧的人。這是文字武斷的力量在人們頭腦里超過真實情況的一個生動的例證?!读型跫o上》盡管詳述了他的豪華富貴,但這與托特麥斯三世或拉美西斯二世,或其他五六個法老,或薩爾貢二世,或沙達那帕魯斯,或尼布甲尼撒大帝這樣顯赫的帝王的華麗神奇的建筑物和組織相比擬,則是平凡不足道的。所羅門的神廟的內部寬20腕尺,約合35英尺——一所別墅的寬度——長60腕尺,約合100英尺。腕尺有多長,說法不一。最長是44英寸。這就可說神廟寬達七十多英尺,長達200英尺。至于所羅門的智慧和治國才能,讀者只需讀讀圣經,就可以知道他不過是具有遠大計劃的商業王希蘭的一個副手,他的王國不過是腓尼基和埃及棋局上的一個小卒罷了。他之所以顯得重要,主要是由于當時埃及國勢暫時衰弱引起了腓尼基人的野心,使得埃及必須與另一可交替運用的通往東方的商道咽喉的扼守者謀求和解而已。對他本國人民來說,所羅門是個揮霍、殘暴的君主,在他未死之前,他的王國已有目共睹地處在分裂之中。

希伯來人短暫的榮華與所羅門王的統治同時結束;他的王國北部較為富裕的地區,為了維持他的窮奢極欲的生活,久已處在賦稅的沉重壓迫之下,這時與耶路撒冷分裂了,成為一個分立的以色列王國,這一分裂使提爾和西頓與紅海斷絕了聯系,而所羅門的曇花一現的財富正是由于這一聯系才成為可能。在希伯來人的歷史上再沒有富足可言。耶路撒冷依然是一個部落——猶太部落的首府,它是一個荒山地區的首府,海上交通被腓利斯所截斷,四面則為敵人所圍繞。

戰爭、宗教沖突、篡位、暗殺、兄弟爭奪王位而彼此謀殺等的故事,三個世紀中連綿不斷。這是一段赤裸裸的野蠻故事。以色列同猶太和鄰國進行戰爭,先同這一國聯盟,后同那一國聯盟。阿拉米人的敘利亞的勢力,像一顆閃亮的災星照臨在希伯來事務之上,在它的后面,興起了亞述人巨大的和日益強盛的最后的一個帝國。300年間,希伯來人的生活,如同一個定要在鬧市通道上過活的人,結果必然經常被公共汽車和卡車所輾軋。

根據圣經所述,“浦兒”(顯然就是提格拉特·皮勒塞爾三世這個人)是出現在希伯來地平線之上的第一個亞述君主,馬那罕以1 000塔倫特的銀子贖他出來(公元前738年)。亞述的矛頭直指著此時業已衰老委頓的埃及,進攻的路線穿過猶太;提格拉特·皮勒塞爾三世回國了,沙勒馬奈塞爾也跟著回來,以色列王密謀向埃及這根“折斷了的蘆葦”求救,我們已經指出,到了公元前721年,他的王國覆滅淪為俘虜,完全從歷史上消失了。同樣的命運也等待著猶太,但還能躲避一時。當赫濟開亞王在位時(公元前701年),辛那赫里布的軍隊的命運和他怎樣被兒子們謀殺(《列王紀下》,第十九章,第三十七節),我們已經提到過。后來埃及被亞述征服了,這事在圣經中沒有記述,但明顯的是,在辛那赫里布執政之前,赫濟開亞王曾同巴比倫進行外交上通信來往(公元前700年),這是對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反抗。此后就是埃及被埃薩爾哈頓征服。然后有一段時期亞述忙于內亂,斯基臺人、米地人和波斯人從北方侵擾了它,而巴比倫則舉行了叛亂。我們前已指出,埃及由于暫時沒有遭受亞述的壓迫而進入了一個中興階段,首先是在普薩姆提克的治下,然后是在尼科二世的治下。

這個地居中間的小國,在選擇同盟上又犯了一些錯誤。其實與哪一方聯盟都不是安全的。約西亞反對尼科,在米吉多戰役中被殺了(公元前608年)。猶太的國王成了埃及的附庸。后來當尼科一直推進到了幼發拉底河,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擊敗時,猶太也就隨之而敗亡(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曾先后立了三個傀儡國王,這一嘗試失敗以后,就把大部分猶太人擄掠到了巴比倫(公元前586年),其余的猶太人曾一度起義并屠殺了巴比倫的官吏,為了防備迦勒底的報復,都到埃及避難去了。

“迦勒底王將上帝殿里的大小器皿與耶和華殿里的財寶并王和眾首領的財寶,都帶到巴比倫去了。迦勒底人焚燒上帝的殿堂,拆毀耶路撒冷的城墻,用火燒了城里的宮殿,毀壞了城里寶貴的器皿。凡脫離刀劍的,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做他和他子孫的仆婢,直到波斯國興起來?!保ā稓v代志下》,第三十六章,第十八、十九、二十節)

于是希伯來四個世紀的王權至此告終。自始至終它不過是更廣闊和更偉大的埃及、敘利亞、亞述和腓尼基歷史中一樁附帶事件。但是現在從這里卻產生了有關全人類頭等重要的道德上和思想上的后果。

3 猶太人——一個血統混雜的民族

過了兩代以上的時間以后,在居魯士時代從巴比倫尼亞返回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已很不同于崇拜好戰的巴力神和崇拜耶和華的人,也不是以色列國和猶太國在高地上獻祭和在耶路撒冷獻祭的那種猶太人了。圣經記載的簡明事實是,猶太人去巴比倫的時候是野蠻人,回來的時候已是文明的人了。他們去的時候是一群混亂的、分裂的、毫無民族意識的人,回來的時候已有了強烈的和排外的民族精神。他們去的時候還沒有一部普遍熟習的共同文獻,因為約西亞王據說在神殿里發現“律法書”僅僅是在被囚禁之前大約40年的事(《列王紀下》,第二十二章),此外,在所有的記載中都找不到任何痕跡表示他們已經閱讀書籍;而他們歸國時,則帶回了《舊約全書》的大部分材料。顯然,猶太人在被囚禁期間,由于擺脫了嗜殺好斗的君王,不能參加政治活動,并且生活于巴比倫的激勵知識的氣氛之中,他們的思想已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這時巴比倫尼亞正處在一個研究和學習歷史的時代。那種曾使沙達那帕魯斯在尼尼微收集了一個古代文書大庫的巴比倫影響,此時還在起著作用。我們曾經講過,那波尼德熱衷于研究古代文物,竟至疏忽了他的王國對居魯士的防務。在這種情況下,每件事都促使流亡的猶太人思考他們自己的歷史,并且他們發現先知以西結是一個鼓舞他們的領袖。他們從隨身帶來的一些隱藏著的和被人遺忘了的記載,如家譜,同時代的大衛、所羅門和其他列王的歷史以及傳奇和傳說中,編出并擴充了他們本族的歷史,向巴比倫和本族民眾宣講。創世的故事、洪水的故事、摩西和參孫故事的大部分,大概都摻和了從巴比倫得來的史料。創世故事的一種說法和伊甸園故事的一種說法,雖然起源于巴比倫,但似乎希伯來人在放逐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當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時,只有《摩西五經》匯編成了一書,其余有關歷史的各書一定是后來繼續編成的。

他們其余的文獻在以后幾個世紀里仍是單獨成書的,對這些書的尊重的程度也很不一致。有幾本后出的書,老實說是被囚禁以后的作品。這部文獻整個看來都貫穿著某幾個主要的觀念。有一個觀念是一切的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嫡系子孫,雖則這些書本身所述的細節已予以否定;其次的一個觀念是耶和華曾向亞伯拉罕作出允諾,他要高舉猶太種族于其他一切種族之上;第三個觀念是首先要信仰耶和華是部落諸神中最偉大和最強有力的神,然后要信仰他是超乎其他諸神之上的神,最后要信仰他是唯一的真神。猶太人終于深信他們作為一個民族是世上唯一的上帝的選民。

從這三個觀念,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第四個觀念,即將會出現一位領袖,一位救世主,一位彌賽亞,他會把耶和華擱置了許久的允諾付諸實現。

在“七十年”間把猶太人融合成一個以傳統結合在一起的民族,乃是文字在人類事務中的新威力在歷史上的第一個例證。這種思想上的團結一致更能促使返回耶路撒冷的猶太民族統一起來。這種屬于一個上帝挑選的種族因而注定會發達昌盛的觀念,是極有吸引力的。它也感染了那些留居在巴比倫尼亞的猶太人。傳播這一觀念的文獻也傳到了當時定居在埃及的猶太人手里。當十個部落被流放到米地亞時,它也影響到被遷移到以色列諸王的舊都撒馬利亞的混雜民族。這種觀念還鼓動了許多巴比倫人和其他的人宣稱亞伯拉罕是自己的祖先,并硬要和返國的猶太人結成伴侶。于是阿莫尼特人和摩押人成了猶太教的信徒?!赌嵯C子洝芬粫涊d的全是因為侵犯了上帝選民的權利而引起的災禍。猶太人當時已是一個散居在各地各城的民族,一旦他們的思想和希望合而為一,他們就變成了一個排外的民族。但起初他們的排外性僅僅在于保持教義和崇拜的完善,乃是出于像所羅門王那樣可悲過失的警告。對于任何種族的真心誠意地改變信仰的人,猶太教久已伸出歡迎的手臂。

提爾和迦太基衰亡以后,就腓尼基人而言,改信猶太教一定是特別容易而有吸引力的。他們的語言與希伯來語極為近似。大多數的非洲和西班牙的猶太人可能確是腓尼基淵源。還有大量阿拉伯人加入。在南俄羅斯,下文將要提到,甚至還有蒙古利亞種的猶太人。

4 希伯來先知的重要性

由《創世記》到《尼希米記》有關歷史的各書,是后來認為耶和華對他的選民作出了允諾這一觀念的依據。它們無疑是猶太人思想統一的主要支柱,但絕不是最后來產生圣經的希伯來文獻的全部。諸如據說是模仿希臘悲劇寫成的《約伯記》,以及《雅歌》、《詩篇》、《箴言》等書,這部《史綱》沒有篇幅多談,然而對于那些稱為“先知書”的,則有加以充分討論的必要。因為這幾本書是關于人類事務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領導力量一事的幾乎是最早而且當然是最好的證據。

這些先知們并不是社會中的一個新的階級;他們的出身極不相同,如以西結出身于僧侶種姓,具有僧侶的同情心,亞摩士曾是個牧羊人;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僧侶和寺廟的獻祭和禮儀之外,給生活帶來了一種宗教力量。早期的先知很像早期的僧侶,他們得到神的啟示,對人提出告誡,同時預言將要發生的事;可能在最初,當各地還有許多高地作為祭壇并且宗教思想比較地說來尚未固定的時候,僧侶與先知并沒有多大區別。

先知們一面舞蹈,看來有點像伊斯蘭教托缽僧的樣子,一面宣示神諭。他們一般穿的是粗羊皮制成的獨特的外衣。他們保持著游牧時代的傳統,不同于“新式”的定居生活。但自從建造了廟宇,僧侶制度形成了以后,先知這一類型的人物仍然留在正式的宗教組織之上和之外。他們大概多少地總使僧侶們感到為難。他們成為公共事務的非正式的顧問,譴責罪惡和怪誕的行為,他們是我們可以說是“自我任命”的人,沒有任何人的委任而自持內在的靈性?!艾F在主的旨意下來了……”如此等等,這就是他們的公式。

當猶太王國末葉最困難的時候,埃及、阿拉伯北部、亞述,還有巴比倫尼亞像老虎鉗一樣緊緊鉗住這塊土地,這些先知就成為非常重要而有權力的人。他們向焦慮不安和心懷恐懼的人呼吁,他們的告誡起初主要是勸人悔改,拆毀這個或那個高地的祭壇,恢復在耶路撒冷的禮拜,或諸如此類的事。但通過一些預言已有一種口氣很像現在我們稱之為“社會改造者”的調子。富人正在“壓榨貧民”;奢侈的人正在吃光兒童的面包;有權勢的人和富裕的人仿效外國人的豪華和惡習,而以平民作為這種新風尚的犧牲品。這些事是耶和華所厭惡的,他必將降禍于這塊土地。

由于被囚禁以后思想境界的擴大,預言的要旨也擴大和改變了。曾經傷害早期部落的關于神的觀念的那種嫉妒的狹隘性,現在已經讓位給一個普遍正義的神的新觀念。先知們影響的增強,無疑地并不局限于猶太民族之中,也遍及于當時整個閃米特人的世界。一些民族和王國的衰亡形成了這時代的龐大而不穩定的帝國、許多崇拜和僧侶團體的被消滅、廟宇之間因對抗和辯論所表現出的相互的不信任——所有這些影響都解放著人們的思想,使他們獲得一個較自由和較廣闊的宗教觀。各個廟宇雖然積累了大量的黃金器皿,但對人們的想象力卻失去了控制。

要估計這戰爭頻繁年代的生活是否比以前更無保障或更加痛苦,是困難的,不過人們無疑已清楚地意識到他們的苦難和生活的不安定。除了老弱和婦女以外,人們已不能再從廟宇的獻祭、儀式和形式上的禮拜中得到安慰和自信了。后來的以色列先知們開始談“唯一的神”,談將來一定會出現和平、統一和幸福的世界的“允諾”,就是針對這樣的一個世界而發的。人類這時正在發現的這個偉大的神,居住在一個“不是人手建造的,而是永存在諸天之上的”廟宇里。在巴比倫尼亞、埃及和整個閃米特族的東方,無疑地存在著大量諸如此類的思想和言論。圣經里的先知書,只不過是當時各種預言的范本罷了。

我們已經注意到文字和知識已逐漸逸出了僧侶制度及廟宇境域的原來限度,也便是脫出了它們最初在那里發育和撫養的外殼。我們曾把希羅多德作為我們稱之為人類自由知識的一個有意義的例子?,F在我們在這里討論的,是道德觀念也以同樣方式流溢到普通社會中去。希伯來的先知們,以及他們認為全世界只有一個神的觀念的逐漸擴展,是與人類自由良心的概念并行發展的。從這時起,貫穿在人類思想中的,是世界只有一個法則的觀念,以及為神所允諾并可能出現在人類事務中的一種積極而美好的、和平和幸福的日子的觀念,只是這些觀念有時淡薄模糊,有時增強力量。猶太人的宗教已在很大程度上由舊式的廟宇宗教變成一種講預言的有創造力的新型宗教了。先知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

我們在下文將談到,后來誕生了一位具有空前巨大權力的先知,就是耶穌,他的信徒們創立了全球性的偉大宗教——基督教。其后,另一個先知穆罕默德出現在阿拉伯,創立了伊斯蘭教。盡管這兩位導師本身具有非常不同的特點,他們實際上是出自并繼承了這些猶太的先知。這里不是歷史學家討論宗教真偽的地方,但他有責任將偉大的建設性的觀念的出現記錄下來。2 400年前,即蘇美爾人最初的城墻筑成的七八千年以后,關于人類道德的一致以及世界和平等觀念就已經在世界上出現了。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sjls/zqwm/17166.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