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界歷史 > 古典時期

博物思史——阿拉伯銅手

歷史大觀園 古典時期 2020-07-01 20:13:00 0

銅手,來自也門

公元一百年至公元三百年

最近幾節,我們已看過了佛陀坐像,印度神以及基督。本節中的物品是一只右手,是獻給神的供品,這幾乎是用實物表達了“為了某一目的,奉獻我的右手”之意。這只手的主人希望能將自己的手放進他所敬拜的神手中,以獲得神的恩寵。他甚至與這位神擁有同樣的名字——塔拉布。 

約一千七百年前,世界上的宗教與神遠比現在要多。當時的神多具有地域性,而非像現在一樣通常為全球各地的人民信仰。例如在麥加,在人們追隨穆罕默德之前,朝圣者們進神廟敬拜,每天敬奉的神像都不相同。我們這部分的最后一件文物便是獻給后來被穆罕默德禁信的眾多阿拉伯本土神之一的。他的全稱是塔拉布·里陽,意為“里陽的神”。里陽是也門的一座山丘城鎮,而塔拉布庇佑著這里的山區百姓。公元三世紀的也門是個繁華之地,它是一個國際貿易集散地,出產一些在地中海、中東和印度市場都需求極大的物品,并為整個羅馬帝國提供乳香和沒藥。 

我們這只銅手的原主人名為瓦哈·塔拉布。它的大小與真人的手相當,僅比我的略小一號,由青銅制成,很有分量。這手看起來惟妙惟肖,但沒有手臂,仿佛是從手臂上切下來一般。但切爾滕納姆綜合醫院的整形外科及手外科醫生杰瑞米·費爾德認為,事實并非如此:

博物思史——阿拉伯銅手

制作者非常用心地制作出血管的效果,因此這不太可能是截肢。如果手被切下來,血管一定會因失血而干癟。手上的這些細節都經過精心打造,十分精美。我敢肯定這是一只真人手的模型,不過其中有些奇怪的地方。比如指甲全部呈湯勺狀凹陷,顯示出它的主人曾患過貧血癥。此外,手指細弱纖長,且小指略有變形,我想應該曾折斷過。

在被人遺忘了一千七百多年后,這些微小的醫學細節又讓瓦哈·塔拉布復活了。我發現自己在揣測他的年紀——他手背上的血管非常突出——而我最想了解的還是他的小指為何折斷。是在戰場上受的傷嗎?我感覺不會是在田里——這不像是一個體力勞動者的手。算命師肯定首先想看看他的掌紋,但這只手的掌心一片空白。確實有些線條,不過雕在手背上,是古老的也門文字。古也門語與現代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都有關聯。文字記錄了銅手的制作目的及展示地點:

巴努·蘇克因的子民,尤塞麥特族人希山姆之子獻上自己的右手給他們的保護神塔拉布·里陽,敬奉于薩法城杜卡布拉特神廟,祈求福祉。

這一大串人名和地名確實有點兒讓人頭暈,但歷史學家重建古代也門社會與宗教信仰的工作幾乎全部建立在這樣的銘文上,它們的信息量很大。專家破譯出文字后,我們了解到,這只手曾被供奉在也門山丘高處一個叫薩法城的地方的塔拉布·里陽神廟里。手的原主人瓦哈·塔拉布來自某個部落,而這個部落屬于一個規模更大的、信奉塔拉布神的族群。因此,塔拉布的名字顯然來自他所敬拜的神,為了表現虔誠,他將自己的手公開獻給薩法城中心的神廟,與人們獻上的其他供品擺在一起,其中包括塑造成人、動物、弓、箭頭等形象的金、銅與雪花石膏制品。供奉者希望神能夠賜福他們作為回報。 

瓦哈·塔拉布一定相當富有。只有富人才能供奉出如此精美的青銅手。不過按照當時的國際標準,他整個族群的成員都很富有。青銅手制作時期,幾乎整個阿拉伯半島南部都屬于一個國家,一個由類似塔拉布所屬族群所組成的城邦聯合體,歷史學家稱之為希米亞里特王國。他們留下了無數的建筑以及銘文。當時的也門絕非荒僻之地,它把守著紅海入口,控制了從埃及與羅馬帝國的其他地區通往印度的貿易路線。羅馬作家老普林尼在公元七十九年曾提及也門為何如此富裕:

阿拉伯的主要特產是乳香和沒藥……他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度,從羅馬帝國與帕提亞帝國來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他們出售來自海洋與境內森林的物產,卻從不購買任何別國的物品。

“熏香之路”是一條曾與絲綢之路同樣重要的物品與思想交流通道。羅馬人大量使用乳香,它是古代世界最主要的香料。從敘利亞到賽倫塞斯特,羅馬帝國的每一個神壇上都燃著來自也門的熏香。沒藥用途廣泛:包扎傷口時可以殺菌,制作埃及木乃伊時用于涂抹尸體,還可以用于制作香水。雖然沒藥的香味并不濃烈,但它卻是已知的香料中后味最持久的。莎士比亞曾形容麥克白夫人“用盡所有的阿拉伯香水”都不能使她沾過血的手變香。這些阿拉伯香水中的主要成分便是沒藥。它一定清潔過瓦哈·塔拉布的手,并為他增添香氣。乳香和沒藥都十分昂貴。一磅乳香的價格等同于一個羅馬勞工一個月的工錢,而一磅沒藥的價錢是它的兩倍。因此,當東方三賢將乳香和沒藥帶給剛出生的耶穌時,他們送上的不僅是合適的敬神之物,而且價值也像他們另外送上的黃金一樣珍貴。 

除了銅手上這種簡短晦澀的銘文之外,古代也門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書面文獻。但眾多質量相當的青銅工藝品以及最近在阿拉伯南部發現的古代工業礦渣堆,證明當時的也門也是一個青銅制造中心。瓦哈·塔拉布的手一定是工藝嫻熟的金屬加工匠的作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曾使用了失蠟法(第18節),且腕部有精細打磨的痕跡,證明它并非某件大型工藝品的一部分,而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向神靈敬獻自己身體某一部分的復制品并非阿拉伯人獨有的做法。在希臘神廟、中世紀神壇以及現代羅馬天主教堂里都能看到類似的供品,用于向神或圣人祈求病體康復,或用于康復后的還愿。瓦拉·塔拉布獻上自己的手時,他們的信仰世界還處于本土神庇佑一方子民的時代。但這樣的時代很快便要終結了。阿拉伯的香料曾極廣泛地應用于信仰異教的羅馬帝國的宗教生活。但當羅馬帝國轉而信仰基督教時,他們便不再需要焚燒乳香了。香料貿易的大幅下滑導致了也門的經濟衰落。塔拉布等本土神消失了,也許是因為他們不能再給人民帶來富足。公元三七○年左右,也門人對本土神的敬拜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在全世界都有信徒的大宗教,也就是那些延續至今的教派。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間,也門統治者從猶太教轉向基督教,又轉向祆教,最后在六二八年改信伊斯蘭教,直至今日,伊斯蘭教仍是也門占支配地位的宗教信仰。在這些超越國境的大宗教面前,塔拉布等本土神再也沒有任何機會。 

但塔拉布信仰的一些元素仍保留了下來。比如,人們仍會前往他和其他一些阿拉伯神的神廟朝圣。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宗教歷史學家菲利普·詹金斯教授對這種殘存的信仰元素很感興趣:

阿拉伯的這些古老宗教確實有一些元素延續到了伊斯蘭和穆斯林時期,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到圣地麥加的朝覲儀式。穆斯林排斥一切異教教義,因此將這種觀念融入了易卜拉欣的故事里。但其實這種朝覲行為很可能曾受到發生在這一宗教中心的古代異教信仰儀式的影響。 

我曾提出宗教死亡論,但也許它們會留下一些幽靈。在中東,你能看到許多古老宗教的幽靈進入了新興宗教。例如,伊斯蘭教中有一些來自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內容?!豆盘m經》中的有些故事看起來毫無意義,只有放到當時猶太教或基督教的背景中才能理解。在伊斯蘭的建筑、制度和一些神秘儀式中都能看到別的宗教的影響。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它會繼續從其他古老宗教中吸收新的模式,喚醒新的幽靈。

最終,伊斯蘭教成功地散播到本部分所提及的絕大部分地區,只有多塞特例外。接下來,我們將探討這些成功的伊斯蘭統治者如何管理他們所征服的領土。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sjls/yfowm/17093.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