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挑起這次戰爭的元兇還是德國。這次大戰留下了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與此同時,也襯托出三個正面光輝的名字: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個訊號,末日的訊號,如果不能從這次戰爭中汲取教訓,人類將時刻面臨著滅亡的威脅……
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從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條約結束。
關于這場戰爭我們所能了解的資料,幾乎比任何戰爭都多。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只是一場爭奪利益的全球“群架”的話,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存空間爭奪戰,它已經具備了毀滅性的特征。還記得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一定是用石頭和棒子打。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全球五分之四的人口全部卷入其中,61個國家和地區加入這場戰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九千萬人傷亡——這個數字估計還是保守的?;叵攵?,真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駭人聽聞的莫過于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
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場延續,一戰后,《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進行了嚴懲和制裁,德國人心里很不甘,尤以希特勒為甚。再加上1929~1933年經濟危機在世界范圍內爆發,德國的共和政府無法解決社會危機,從而給希特勒制造了時代條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許多經典的戰役,至今仍是政治高層和軍事愛好者們樂此不疲的話題,比如不列顛空襲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之戰、斯大林格勒會戰、諾曼底登陸、攻克柏林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制造出了三大魔頭: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二戰結束后,也形成了三大巨頭: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
在征服歐洲的過程中,希特勒采取的閃電戰術非常成功。在入侵波蘭前,德國就吞并了奧地利,并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國宣戰,美國卻保持中立,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打敗波蘭。1940年,又發動閃電攻勢,攻占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歐洲國家,只是在攻打英國的時候,德國遭遇二戰來第一次挫折。
意大利、日本與德國結盟,戰火在世界范圍內燃燒起來。
1941年,英國沒有攻下,德國轉而撕毀與蘇聯的條約,入侵蘇聯。雖然在蘇聯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但最終也像拿破侖一樣遭遇了慘敗。
日本方面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再也不能置身事外,加入這場大戰中,與此同時帶動了20多個國家一起對日本宣戰。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簽訂《聯合國家宣言》,形成一條穩固的反法西斯戰線。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德國在這場戰役中的失敗是整個二戰的一個轉折點。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軍被擊潰。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早在德國投降之前,意大利在北非戰場失利,被迫投降。
日本是最后投降的,直到蘇聯出兵東北,美國兩顆原子彈炸在廣島和長崎上,這個頑固的軍國主義國家才豎起白旗。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sjls/sjdz/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