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界歷史 > 文藝復興

世界史綱——波蘭君主共和國及其命運

歷史大觀園 文藝復興 2020-07-01 22:42:53 0
?

在歐洲,17世紀是路易十四的世紀;他同法國的優勢和凡爾賽宮是這段故事的中心主題。同樣地,18世紀是“普魯士作為一個大國而興起”的世紀,這段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弗里德里希二世,即弗里德里希大帝。波蘭的故事是同他的歷史交織在一起的。

世界史綱——波蘭君主共和國及其命運

波蘭的情況是特殊的。不像它的三個鄰國,普魯士、俄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匈帝國那樣,波蘭沒有發展成一個大君主國。它的政府體制最好描寫為一個有國王的共和國,這國王是一個由選舉產生的終身總統。每個國王都是分別地選舉出來的。事實上不如說它比英國更為共和,但在形式上它的共和主義更有貴族政治的色彩。波蘭有少量的貿易和少數的制造業;它是農業國,仍有大塊地區是牧場、森林和荒地;它是一個窮國,它的地主們是貧窮的貴族。它的人口的大部分是受壓迫的、蒙昧無知的農民,它還庇護了大批大批非常窮困的猶太人。它仍保持天主教??梢哉f它是一個貧窮的、天主教的、內陸的不列顛,完全被敵人而不是被海洋包圍著。它根本沒有確定的邊界,既沒有海又沒有山。更加不幸的是它所選舉產生的國王有些卻是聰明而富有侵略性的統治者。它的勢力向東微弱地伸進到幾乎完全是俄羅斯人居住的地區,向西它和隸屬的德國的人口交錯著。

因為它沒有大量的貿易,它沒有可同西歐相比的大城鎮,沒有生氣勃勃的大學來把它的思想團結在一起。它的貴族階級靠地產生活,沒有很多的思想上的交往。他們是愛國的,他們有一種貴族的自由感——這是同使他們的農奴們一貫地貧困化完全適合的——但是他們的愛國心和自由并不能有效地合作。當戰爭還是有關征募人馬等事時,波蘭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但當職業兵組成的常備軍成為作戰的必要武器時,它就完全不能跟上軍事藝術發展的步伐了。但是,它盡管那樣分裂和失去了戰斗力,還有一些著名戰役的勝利可以歸功于它。土耳其最后一次進攻維也納(1683年)是被國王約翰·索別斯基,即國王約翰三世,率領的波蘭騎兵打敗的。(就是這個索別斯基,在他被選為國王以前,曾為路易十四所收買,并曾替瑞典人攻打過他自己的祖國。)不用說,這個軟弱的貴族共和國,連同它的一再發生的王位選舉,招致了所有三個鄰邦的侵略。在每次選舉時“外國的金錢”和每一種外來的干涉都來到這個國家。像從前的希臘人那樣,每一個心懷不滿的波蘭愛國者都逃奔某個外敵,來對他的忘恩負義的祖國發泄他的憤怒。

世界史綱——波蘭君主共和國及其命運

即使波蘭國王是被選出的,但由于貴族們的相互妒忌,他只有很少的權力。像英國上議院議員一樣,波蘭貴族幾乎為了同樣的理由,寧愿要一個外國人為王,因為一個外國人在本土沒有權力的根子;但又不像英國,他們自己的政府沒有英國議會在倫敦的定期集會,即“上城鎮去”,所給予英國貴族的那種團結一致。在倫敦有個“上流社會”,使有影響的人士和思想得到不斷的摻和。波蘭沒有倫敦,也沒有“上流社會”。因此,實際上,波蘭根本沒有中央政府。波蘭國王得不到議會同意就不能宣戰,不能媾和,也不能課稅,不能更改法律,并且任何單獨的一個議會議員都有權否決任何提交議會的提案。他只需站起來說“我不贊成”,事情就算作罷了。他甚至可以更進一步行使他的自由否決權。他可以反對議會的集會,于是議會就被解散了。波蘭并不簡單地像英國那樣是一個君主的貴族共和國,它是一個癱瘓了的君主的貴族共和國。

對弗里德里希大帝來說,波蘭的存在是特別使人惱火的,因為波蘭的一只手臂在但澤延伸到波羅的海,從而把他的祖先在東普魯士的領地同帝國內的領土分割開來了。就是他煽動俄國的葉卡特林娜二世和奧地利的瑪麗亞·泰利莎——他由于剝奪了她的西利西亞而受到她的重視——聯合進攻波蘭。

讓四幅波蘭地圖來敘述這段故事吧。

在1772年的第一次暴行后,波蘭的內心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變化。波蘭作為一個民族確實是在它解體的前夕誕生的。教育、文學和藝術有了一個倉促的但是極為可觀的發展;史學家和詩人輩出,那個使得波蘭軟弱無力的、令人無法忍受的憲法被棄置一旁了。自由否決權被廢除了,王位成為世襲,使得波蘭從伴隨著每次選舉的外國陰謀中解救了出來,并建立起一個仿效英國的議會。然而在波蘭還有喜愛舊秩序而怨恨這些必要變革的人,這些障礙物當然受到不愿意波蘭復興的普魯士和俄國的支持。第二次瓜分來到了,經過一場激烈的愛國的斗爭后——這場在被普魯士吞并的地區開始爆發的斗爭找到了一個民族英雄科斯齊斯科為領袖——波蘭從地圖上最后被涂掉了。因此暫時地在東歐結束了這個議會對大君主政體的威脅。但是因為被鎮壓,波蘭人的愛國心變得更堅強更明確了。波蘭像一個在把它拉倒的政治和軍事的羅網之下沉沒的人,斗爭了120年之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它才又站立了起來。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sjls/lqkz/17239.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