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界歷史 > 帝國時代

世界史綱——印度的莫臥兒帝國

歷史大觀園 帝國時代 2020-07-01 22:38:37 0
?

世界史綱——印度的莫臥兒帝國

1505年,一個土庫曼的小酋長名叫巴貝爾,他是帖木兒的后代,因而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在幾年的戰爭和幾次暫時的勝利后——一時曾據有撒馬爾罕——他被迫和少數跟隨者逃過興都庫什來到了阿富汗。在那里他的隊伍增大了,自立為喀布爾的主人。他糾合了一支軍隊,積聚了槍炮,然后宣稱他有權占有旁遮普,因為帖木兒在107年前曾征服過這個地方。他獲得成功并推進到旁遮普境外。印度正處于分裂狀態,很愿意歡迎任何能給予和平與秩序的能干的入侵者。經過多次勝負變化后,巴貝爾和德里的蘇丹會戰于該鎮北10英里的帕尼帕特(1525年),雖然他只有2.5萬人,但擁有槍炮用來對抗1 000頭戰象和四倍于他的兵力——順便一提,這兩個數字是他本人的估計——他獲得了全勝。他不再自稱喀布爾王,而采用了印度斯坦皇帝的稱號。他寫道:“這是一個和我們家鄉完全不同的世界?!彼篮?、更肥沃,總之更富饒。他的征服遠達孟加拉,但在l530年他過早的逝世,把蒙古征服的浪潮攔截了25年之久,只在他的孫子阿克巴登位以后,這股浪潮才又掀了起來。阿克巴征服了整個印度,遠至貝臘爾,他的曾孫奧朗則布(1658~1707年)實際上是整個半島的主人。巴貝爾的這個偉大的王朝(1526~1530年)父子相繼有六代之久,即胡馬雍(1530~1556年)、阿克巴(1556~1605年)、杰罕吉爾(1605~1627年)、沙杰罕(1628~1658年)和奧朗則布(1658~l707年)。這個“莫臥兒(即蒙古)王朝”標志著迄今為止的印度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阿克巴,也許僅次于阿育王,是印度最偉大的君主之一,并且是接近于偉人形象的少數皇室人物之一。

對阿克巴,我們必須給予對查理曼或君士坦丁大帝那樣的特殊的注意。他是歷史樞紐之一。他在印度的鞏固和組織工作上的許多業績至今還存在著。當英國人做了莫臥兒皇帝的繼承者時,他們把他的工作接收了過來并繼續下去。的確,英國君主使用過莫臥兒皇帝的稱號“印度的愷撒”,作為他的印度稱號。成吉思汗后裔在俄羅斯、整個西亞和中亞以及在中國的所有龐大行政機構,早就瓦解了,并讓位給其他形式的政府。他們的這些政府的確只不過是收稅的政府,是一個征收歲賦來供養統治者的中央機構的體系,像南俄羅斯的金帳汗國,或是像在喀喇和林或北京的帝都。他們不管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不關心人民怎樣生活——只要他們納貢就行。因此,在幾個世紀的臣服后,一個基督教的莫斯科和基輔,一個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波斯和一個十足的中國人的中國又從蒙古人的淹沒下站了起來。但是阿克巴建立了一個新印度。他至少給了印度的王公們和各統治階級稍微一點共同利益的模糊想法。如果印度這時不只是一個裝著一堆支離分裂的小邦和種族的破布口袋,沒有成為隨時來自北方的任何侵略者的俘獲品的話,這主要是阿克巴的功績。

他特具的品質是他的寬宏大量。他竭力使各種有才干的人,不管是什么種族或宗教,都能為印度生活的公共事務出力。他的本能是真正政治家所具有的綜合的本能。他的帝國既不是一個穆斯林的也不是一個蒙古人的帝國,它也不是拉其普特人或雅利安人或達羅毗荼人或印度教徒的帝國,它也不是高貴種姓或卑賤種姓的帝國,它將要成為印度人的帝國?!爱斔诮邮苡柧毜哪暝吕镌性S多機會注意到那些信印度教的王公們的優良品質:忠實、虔誠,時常還有高尚的靈魂。由于他們信奉婆羅賀摩[或梵天],阿克巴的穆斯林朝臣卻認為他們精神上是永劫不復的。他注意到這些人和跟這些人想法相同的人,在他的臣民中是廣大的多數。進一步,他注意到他們中間許多人和那些最可信賴的人,雖然從世俗觀點看來信奉了宮廷的宗教顯然可以得到很多好處,但卻還是抱住他們自己的信仰不放。因此他深思熟慮的頭腦一開始就不愿意接受這樣的理論,即因為他這個征服者、統治者碰巧生來是個伊斯蘭教徒,伊斯蘭教的教義對全人類說就都是真理。逐漸地他的思想在一句話里表達了出來:‘在我自己受指導前,為什么要宣稱我有權指導人呢?’并且,當他傾聽了別的教義和別的信條,他老老實實的懷疑變得更明確了,他日常注意到宗派主義,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宗教,都是極其褊狹的,他越來越堅持對一切宗教寬容的原則?!?/p>

埃米爾·施米特博士說:“他是一個逃亡皇帝的兒子,誕生于沙漠之中,在名義上的幽禁中長大,從青年時代起就懂得人生艱苦的一面。他生就一副剛強的體格,又加強鍛煉,準備承擔重負。他酷愛體育鍛煉,熱衷于狩獵,特別喜好捕捉野馬或象,或砍死猛虎這類強烈的刺激。有一次為了必須勸說周德普爾的羅放棄他的迫使寡媳登上火葬柴堆的意圖,阿克巴在兩天里飛馬疾馳了220英里的路程。在作戰中他表現出極度的勇敢。在戰役的危險關頭他親率士卒上陣,而把較輕松的結束戰爭的任務留給他的將領們。在每次勝利中,他對待被征服者表示了人道,斷然反對任何殘忍的行為。他沒有那些使社會分離和制造不和的一切偏見,對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寬容相待,對別的種族,不論印度教徒或達羅毗荼人,無所偏袒,他顯然是個具有雄才,能把他的國內交訌的成分結合成一個堅強繁榮的整體的人。

“他認真地致力于和平的工作。一切娛樂都有節制,需要很少的睡眠,慣于極為精確地分配他的時間,所以在完成他的國務之后,還有余暇來專心于科學及藝術。為他在法提普爾-西克里所建的首都增添聲色的知名人士和學者們同時都是他的朋友;每逢星期四的夜晚就集約這些人在一起交換思想,討論哲學。他最親密的朋友是一位有學問的自由思想家的兩個兒子,天資聰穎的法伊齊和阿布耳·法茲爾兄弟。哥哥是一個著名的印度教文學的學者;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阿克巴把最重要的梵文著作譯成了波斯文。另一方面,法茲爾是阿克巴特別親密的朋友,他是一個將軍、政治家和組織者。阿克巴王國內部組織的團結主要歸功于他的活動?!?span class="math-super">

像查理曼和唐太宗一樣,阿克巴也涉獵宗教,他曾和耶穌會傳教十進行過長時間的討論,而且記錄在案。

(這就是經常在法提普爾—西克里宮中集會的那個圈子的人物的品質——這些建筑現仍屹立在印度的陽光下,但已樓空人逝,寂寞凄涼。法提普爾—西克里,像阿姆巴爾城那樣,現在已是一座死城。幾年前一個英國官員的孩子在它的一條冷靜的街道上被豹子咬死了。)

阿克巴,像所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人物一樣,生活局限于他的時代和時代的思想圈子里。而一個在印度進行統治的土庫曼人,肯定對歐洲一千年來費力學得的東西很多是不知道的。他對歐洲民眾意識的成長毫無所知;對教會在西方一直苦心經營所取得的廣泛教育的可能性,所知甚少或毫無所知。要知道這些,同基督教傳教士偶然進行一些爭論是不夠的。伊斯蘭教的教養和他的天賦使他明白,在印度這樣一個大國只有依靠宗教基礎上的共同思想才能團結起來,但是關于這樣一種團結怎樣能得自普遍設立學校、出版廉價的書籍和創設既有組織又有自由思想的大學制度和知識體系——這些事近代國家也還在摸索之中——對他來說是不可能有的,正如他不可能有輪船或飛機的知識一樣。他最熟悉的伊斯蘭教的形式是個土耳其遜尼派的褊狹和極為不寬容的形式。而在當地居民中穆斯林只占少數。的確,他所面臨的問題和君士坦丁大帝所遇到的問題很相像。但它還具有它自身所特具的種種困難。他的嘗試從來沒有超出過以宣稱“只有一個上帝,皇帝是他的攝政者”來代替“只有一個上帝,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以使伊斯蘭教能有更廣泛的號召力。印度是個宗教的萬花筒,他想這種提法才有可能成為印度的各種不同信仰的一個共同的綱領。懷著這種信念,他采用了從波斯祆教徒(帕西人)那里借來的一種簡單儀式——在印度祆教那時還存在,至今還有。然而,這種新的國教隨著他的逝世而告終,因為它在他周圍的人民的心中并沒有扎下根。

世人逐漸理解到組織一個有生氣的國家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組織起一種教育。阿克巴從來不懂得這一點。他的左右也沒有這樣一批人會向他提出這種思想或幫他實現這種思想。在印度,穆斯林教師與其說是教師不如說是極其頑固的保守者;他們不愿意印度有個共同的思想,而只想在伊斯蘭教中有個共同的不容忍異教的思想。在印度教徒里壟斷教導的婆羅門具有世襲特權的一切自負和懶散。然而,阿克巴雖則沒有給印度制訂出普遍的教育方案,他卻設立了若干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學校。

莫臥兒人的藝術和建筑的遺物仍很豐富,當人們以不加限制的詞句談到印度藝術時,他們心目中總是指這個偉大時期。這時期的繪畫精巧美麗,在風格和質量上和同時代的波斯作品很接近。

印度在建筑上總是輸入高度發展的方法的種子,然后在上面強加上它自己的修飾和琢磨。只是在希臘化的[指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后,石建筑物才盛行起來,阿育王時代迸發出來的印度塔、紀念柱和其他建筑物到處都顯示出波斯和希臘化的藝術家的存在。佛教藝術在西北邊疆犍陀羅地區遺存下來的始自公元頭四個世紀的那樣驚人的文物也是強烈地希臘化了的。人們在建筑物的正面可以看到標準的科林斯式的圓柱。

只是在笈多王朝和公元5和6世紀時,印度的建筑和雕刻才變成顯然是印度教的風格,具有它自己的特點和尊嚴。從南方來的達羅毗荼人的影響抑制了垂直線條的流行,而用地平形的線腳和層層的金字塔形式使建筑物穩固起來??{臘克的黑金字塔是穆斯林入侵以前最優美最獨特的印度教寺廟之一。

穆斯林的征服帶進了薩拉森風格的主要形式:尖塔、尖頂的拱。在這新的基礎上,印度加上了精巧的雕刻、窗飾花紋和穿孔的屏風。阿默達巴德的大清真寺(15世紀)是印度清真寺中最華美的一座,但一切這種莫臥兒建筑中最壯麗和最典型的樣板也許是沙杰罕(1627~1658年)為其妻所建造的泰姬陵。這壯麗的建筑是意大利的建筑師和工人跟印度人一起合作建成的。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sjls/fjsd/17215.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