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

大英崛起與衰落——未竟的事業1979-1998
當津巴布韋人將羅德斯的雕像從基座上拉下來的時候,英國人正試著忘記他以及英帝國的過往?,F在英帝國所剩下的只有地球儀上幾塊深紅色的小點:直布羅陀、亞森松島、圣赫勒拿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颂m群島、被雪包圍的屬國、皮特...
大英崛起與衰落——烏呼嚕:自由萬歲,補齊短板
“不列顛最好別讓我們生活在一群該死的黑猴子的統治下,學學南非,那才是解決他們的方法?!痹?963年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的索爾茲伯里的酒吧里,一位第一代蘇格蘭移民者如此大發脾氣。1非洲正在面臨改變,但當羅德斯的軍隊在...
大英崛起與衰落——褪色的米字旗:垂死的帝國
英軍從塞得港撤離后,關于蘇伊士戰爭是對是錯的爭論也漸漸平息了。這個事件走進了歷史,它的含義卻如此清晰:它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路標,指示了一個拐點,警告人們不要魯莽駕駛,告誡駕駛員要給動力更強勁的車讓路,同時它也指示了從現在...
大英崛起與衰落——痛擊敵軍:蘇伊士戰爭及其他
除了完美外交官這樣的聲譽外,調整英伊關系方向是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爵士的另一項成就。他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同時又充滿壯志豪情,但似乎命中注定要為更強勢的人物當副手。他和張伯倫之間就是這樣,張伯倫堅持關鍵的磋商要親自進行...
大英崛起與衰落——現實世界:中東之災禍
“我們必須在假定印度軍隊不開赴巴士拉的前提下制定我們的政策?!惫h議員理查德·克羅斯曼(Richard Crossman)如此表態。他當時正在1951年7月一個關于中東問題的議會辯論中駁斥別人對工黨優柔寡斷的批評。在保守黨看來,過去六年中,...
大英崛起與衰落——友好關系:印度與英帝國的終結
1945年,英帝國的掘墓人開始行動了。盡管在這前后沒有任何國家的政府有意地去瓦解英帝國,但同樣地也沒有人準備去鞏固英帝國,它的存續前途未卜。那些自以為肩負著制定和執行帝國分離政策責任的大臣、外交官、士兵和政府文官們從未料到,...
大英崛起與衰落——焦躁的殖民主義者:戰后世界的英帝國
冷戰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英帝國最后幾十年的歷史。它始于1944至1945年間的冬天,此時英國和美國的戰略決策者開始對蘇聯在中東歐建立強大軍事力量的規模和目的感到惶恐不安。1988年12月,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
大英崛起與衰落——保衛舊特權:英帝國的復辟
二戰結束后剛剛一年多,英國西法夫選區的共產黨議員威利·加拉赫(Willie Gallacher)就在議會下院宣布:“把英帝國交給美國金主——我們唯一的希望?!睘榱俗C明自己的觀點并嘲笑一下保守黨,他引用了丘吉爾在1941年對羅斯福說的話:“沒...
大英崛起與衰落——堅強同志:在戰爭的重壓下
對大英帝國來說,1942年是前途黯淡的一年。2月15日,有將近14000守軍的新加坡向人數較少的日本軍隊開城投降。四天后,戰火燒到了澳大利亞:在驚慌失措的政府還在堪培拉(Canberra)做應對入侵的準備時,達爾文(Darwin)就已經遭到了空襲...
大英崛起與衰落——巔峰歲月:二戰中的帝國1939
在1940年10月的一次題為“帝國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的廣播談話中,殖民大臣勞埃德勛爵(Lord Lloyd)警告聽眾軸心國“匪幫”正妄圖染指金光閃閃的英國殖民地。但他們不會輕易得手,一個西非部落酋長最近就寫信給殖民部描述了他是怎樣翻...
大英崛起與衰落——萬難如愿:帝國走向戰爭
內維爾·張伯倫在1937年5月成為首相。這是一個他覬覦了多年的位置,因為他既虛榮、野心勃勃,又渴望運用權力。他還有一項使命:張伯倫認為只有他能夠把英國拯救出如今的水深火熱,而且還可能避免一場歐洲戰爭。從很多方面看他都不太像一...
大英崛起與衰落——虛張聲勢的咆哮:帝國力量的局限
1924年的希特勒懷著對“不列顛霸權”半嫉妒半敬畏的感情,將英國稱為“地球上最偉大的世界大國”1。他在巴伐利亞州的監牢里得出的這個結論最終被寫進了《我的奮斗》,其中僅僅有一處細節錯誤,因為英國是1924年唯一的世界性大國。二戰前...
大英崛起與衰落——統一的精神紐帶:帝國的面目
膚色限制總是試圖在人們費盡心機希望加強英聯邦和英帝國團結的時期展露崢嶸。通信技術的改進在1919年之后開始逐漸加速,使帝國加強聯系的前景更加看好。長途飛行和無線電有可能會使帝國擺脫地理分布的束縛。航空技術很快就被當作可以把帝...
大英崛起與衰落——我為人人:帝國的構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了大國沙文主義致命一擊,但它還要茍延殘喘四十多年方能壽終命盡。1914年前那種勇武好斗的愛國主義,曾在整個一戰期間甚囂塵上,但到了1918年終戰之后,卻被看作咄咄空言。震驚的國民開始反思這場大屠殺,追問這一切是否...
大英崛起與衰落——新勢力與新能量:印度
印度帝國從來就是一個成分復雜的有機體。其政治地圖是一個由土邦(1919年時超過500個)和直接由英國官員統治的省組成的馬賽克拼圖。這些土邦的面積占整個南亞次大陸的2/5,人口則占了1/4.描繪出印度的確切種族或宗教地圖是不可能的,盡管...
大英崛起與衰落——趾高氣揚的女家庭教師:中東地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五個月前,探險家格特魯德·貝爾(Gertrude Bell)開始了在中東的朝圣之旅。她希望探尋“革命口號的亞洲意涵”,在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經歷了兩年的漫游后,她得出結論,“平等和友愛”的概念在這個多民族、多宗教...
大英崛起與衰落——別國之尊嚴:埃及
英國陸軍元帥艾倫比(Allenby)子爵率領的軍隊最終推翻了奧斯曼帝國,使英國成為中東的超級大國。盡管艾倫比曾親自為其開疆拓土,但是他卻對英帝國的未來持悲觀態度。然而他只是把這種疑慮埋在心里,因為在1919年3月他已經被任命為英國駐...
大英崛起與衰落——統治還是離開:麻煩不斷的愛爾蘭
二戰之后有兩種病毒席卷了全世界。一種是傷害身體的西班牙流感;另一種無人命名卻感染靈魂,二者同樣致命。盡管關于后者的來源眾說紛紜,然而它的癥狀十分明確。政治家對它無能為力,就像當時代理英國外交大臣的阿瑟·貝爾福(Arthur Bal...
大英崛起與衰落——E代表我們為之犧牲的帝國
不列顛帝國的資源使其成了戰爭中最令敵人恐怖的大國。帝國幅員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4,人口多達4.25億,其中3.66億是有色人種,當然這其中有3.16億居住在印度。這樣的人力資源被毫不吝惜地用來在每一條戰線上提供組成帝國軍隊的戰士、...
大英崛起與衰落——加入“卡其色”線:帝國與戰爭的到來
許多愛德華時期的帝國宣傳都暗示著一場大戰迫在眉睫,這種論調甚至受到歡迎。巴登·鮑威爾敦促他的童子軍“居安思?!?,而在1911年義務兵役聯盟的一本小冊子里,他提醒英國的小伙子,他獨自一人站在“他的母親和姐妹,他的妻子和女友”與...
大英崛起與衰落——勇敢點,大膽點,正確行事!愛德華帝國和人民
1902年應當是舉行驕傲慶典的一年,但它不是。帝國士兵可能會邁著步子通過新國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但御前會議的氣氛禮貌而又不和諧。這是因為,自治領首相拒絕了增進與英國聯系的提議。南非的和平不值得慶祝。他們花費了兩年的時間,...
大英崛起與衰落——你們這些南方十字之子:白人自治領
作為一個愛國詩人,羅伯特·騷塞(Robert Southey)在其所寫的《詩人向滑鐵盧的朝圣之旅》(The Poets'Pilgrimage to Waterloo)中描述了“那些遙遠的國度。在那里,英國保佑其她治下多余的生靈到達東方和西方”。在描述這一句子的時候,...
大英崛起與衰落——非洲已知的最大的恩賜:東非和西非
在19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兩次對非洲的“搶奪”。第一次是一次外交較量。盡管有時會比較激烈,但總體來說比較平和。在這場較量當中,政治家鉆研地圖,并在其上畫出線路。第二次則野心更為強烈,個人冒險進入未知的敵方領域,并哄騙或者強...
大英崛起與衰落——英雄的靈魂:為尼羅河的斗爭
在1882年,埃及看似正走在成為一個繁榮的現代國家的道路上。其進步主要歸功于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及其繼承人的野心和力量。在過去的60年中,他們已將這一國家作為私人地產運作。他們鼓勵對灌溉、鐵路、造船、棉花種植...
大英崛起與衰落——一個偉大的英語國家:南非
“這個殖民地的真正價值在于,人們認定它是服務于保護我們的東印度財產安全的前哨?!睋伍_普殖民地總督的加里東勛爵于1809年寫道。1這種觀點解釋了為什么英國人于三年前占領了好望角,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這里只是一個沒有收益的、動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