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話題 > 歷史懸案

徐福東渡究竟到了什么地方,徐福到日本了嗎?

歷史大觀園 歷史懸案 2020-05-15 23:19:57 0 徐福

徐福東渡究竟到了什么地方,無疑是諸謎中最惹人注目的一個。我們知道徐福等人出海的初始目的是為了到渤海中尋覓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向山上神仙求取長生不老之藥,但是古代渤海的海域概念與今天所指大為不同,它不僅包括了今天的渤海,還包括黃海,乃至東海。而我國東面的大海中,有今朝鮮半島、我國臺灣島、菲律賓的呂宋島、日本群島等。司馬遷只說“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而這“平原廣澤”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徐福究竟到了哪個島呢?

徐福東渡究竟到了什么地方,徐福到日本了嗎?

針對這一疑問,也有多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說徐福東渡到了朝鮮半島,還有人認為徐福到了舟山島或者臺灣或者呂宋島。這兩個觀點的支持者只不過是從方位上做的判斷,都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所以觀點相對勉強。

這兩種觀點的反對者倒是舉出了一些史料進行了批駁。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對徐福東渡的目的地有這樣的記載:公元230年,孫權曾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士兵萬人,出海尋找“夷洲及?洲”。而“?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入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從陳壽的這段敘述可以斷定,?洲絕對指的不會是臺灣,因為衛溫和諸葛直已經到了臺灣(夷州);也不會是呂宋島,因為陳壽說?洲有人口“數萬家”,而呂宋島至元世組時仍舊“民不及二百戶”;更不可能是舟山島,因為該島離大陸較近,容易到達,談不上“所在絕遠”。因此,司馬遷所記載的“平原廣澤”不可能是上述列島。

那么,這里的?洲到底是哪里呢?關于這一點,前已有述,五代后周的義楚和尚在所著《義楚六帖》中記載了公元927年渡海來到中國洛陽的日本僧人倡弘大師所說情況:“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于此國。”他還說,日本有座富士山,又稱蓬萊山,徐福定居于此,其子孫至今皆稱秦氏。當然,“?洲”就是日本的說法在三國時候就已經有了。法國人希格勒在《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一書中也明確指出?洲即日本島。

近代的中日學者最初也都肯定了此說。他們支持“?洲”就是日本的說法,不僅是因為前面的史料,更是因為至今日本九州半島的佐賀縣還有“徐福上陸地紀念碑”以及徐福的石冢和祠堂等遺跡。徐福還被當地人尊為司農耕、蠶桑和醫藥的大神,并長時間被大規模地祭祀。在該縣金立山神社供奉的主神就是徐福。在日本的史籍文獻中,關于徐福東渡日本的記載更是多得不勝枚舉。

日本學者奧野利雄先生還考證,徐福東渡后主要活動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帶。研究《富士古文書》的權威鈴木貞一先生甚至認為徐福是70歲去世的。這些觀點無疑都認為徐福當年確實到了日本。

1950年,臺灣學者衛挺生在專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一書中,進一步提出一個石破天驚的觀點,認為徐福與日本傳說中的神武天皇是同一個人,就是說日本的開國天皇就是徐福。這一觀點提出后,在日本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日本學者于當年便自發組成了“日本民族頭骨指數測定會”,由文部省補助經費,讓日本各地大學的解剖系教授對各大學男女生的頭骨進行測量,測量的總人數多達六七萬人。5年后,這些集中代表了全國280個縣市居民的頭骨測量數據,由日本體質人類學權威長谷部言人博士進行整理分析,并同日本周圍民族的頭骨指數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現代日本人大多數的頭骨指數與中國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省人的頭骨指數完全相同,與上述省份外的居民部分相異,并由此得出了“日本史前時代的祖先,曾經留住在中國的東海沿岸”的結論。這一結果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徐福東渡日本的可能性。

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港、臺以及日本徐福研究熱的興起,對徐福是否東渡日本的研究更加深入。臺灣學者彭雙松于1975年至1981年間,先后八次赴日本實地考察。據他統計,日本各地與徐福姓名聯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宮、廟、神莊等遺址有50余處,登陸點20余處,傳說故事30余個。在取得了大量調查資料的基礎上,他于1982年6月發表了《徐福即神武天皇考》一文,進一步論證了衛挺生的觀點,認為:“昔日中國的徐福,就是日本開國第一代神武天皇。”此后,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賴長揚先生在1985年著述的《港臺的徐福研究及其在日本的影響》一文中則記載:昭和天皇之弟三笠宮就表示過贊同“徐福即神武天皇”的觀點,1975年“香港徐福會”成立時,他在賀詞中肯定“徐福是我們日本人的國父”。1980年4月29日,九州島佐賀縣在日本“天皇誕生日”舉行了隆重的“徐福大祭”,祭歌中有這樣的詞句:“二千余年悠久的歷史??!歡欣慶祝神社的祭典,奉到秦皇的命令,率領童男和童女,徐福一行在明海的寺井灣登陸,劈開茂密的蘆葦向前邁進。”

此外,據考證,在認為最有可能是徐福登陸地點的日本歌山縣(紀伊半島)熊野河口(現在的新宮市),至今還有“秦住”、“秦須浦”的稱謂,相傳為徐福時相沿至今。這里還有被認為是當時徐福等人住過的草屋模型,新宮市還遍布著一種叫“天臺烏藥”的老草藥,相傳就是徐福要找的長生不老之藥。一些學者還考證認為,在日本除“秦”姓外,“羽田”、“鈿”、“波多”等姓氏的讀音也與“秦”的讀音相同,而這些姓氏多為徐福后代,或者至少與徐福有一定的關系。如前日本首相羽田就稱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據說,當時與徐福一起東渡蓬萊的人為了免于秦始皇的追殺,才改了這么多姓氏的,但是故土難忘,都帶著秦的讀音。另外,新宮市內還有不少姓“東”、“西”、“南”、“北”的居民,據當地人傳述這些姓氏也為徐福的后裔。日本民間流傳,徐福率領三千童男女倉促到達日本后,由于這些童男女都是被秦始皇強行征調的,并不知道他們的姓名,只能問出他們是住在哪一個方向的,住在東邊的就讓他們姓“東”,住在西邊的就讓他們姓“西”等。這些人的后代也就順其自然姓“東”、“南”、“西”、“北”了。目前住在新宮市的居民中,有大量這類姓氏的人,雖然沒有人直接承認他們是徐福所率童男女的后代,但都奇怪地聚集在徐福登陸的新宮市一帶。

日本有許多關于徐福的傳說,但徐福真的到過日本嗎?

以上資料充分論述了徐福東渡確實到了日本,甚至有可能他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武天皇。但是,必須承認仍有部分日本學者對徐福東渡日本的觀點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按當時的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徐福的船隊無法戰勝海洋上的狂風惡浪,只能停留在中國千里海岸的某個港口或沿海大小島嶼上,并逐步向中國內陸移居;再說傳說中徐福到達的三神山,只是渤海灣的小島,并非日本境內。其次,從時間上考證,徐福東渡的說法,產生于十世紀左右的日本,以前并沒有記載,很可能是當時隨著中日交流的頻繁,東渡到中國的日本和尚牽強附會地帶去了有關徐福的傳說,不辨真偽的義楚和尚將其載入《義楚六帖》中,并且經過以訛傳訛,到了宋代乃至今日,人們對此更加深信不疑。退一步說,即使徐福帶領大批童男和童女到達了日本,為什么當時沒有把漢字傳入日本,而是直到公元二世紀才傳入日本呢?甚至還傳說徐福把造紙術也傳到了日本,但事實上,中國當時還在使用竹簡寫字,這種說法豈不荒謬?據此,他們認為,日本國內史料的記載以及現存的有關徐福的遺跡,是當時的僧侶為了將徐福樹為中日友好的旗幟而偽造騙人的;至于日本神武天皇,只是日本歷史上神話時代的人物,根本無法與徐福掛鉤;徐福日本后裔之說,更是捕風捉影,無稽之談。

不過,這些否定徐福到達日本的說法,大多被認為是極其牽強的。徐福東渡日本一事,由于時代久遠,難免會有謬傳,但是,畢竟有那么多的文獻記載,實地物證以及日本徐福墓址,甚至徐福被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的史實證明了徐福東渡確實到了日本列島,這僅僅用后來作偽者使然,是難以解釋清楚的。而且事實上,秦朝時期,我國沿海齊國等地的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已經有了相當發展,徐福第一次出海又順利歸來,就證明了他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術。至于漢字,秦始皇時才逐步統一規范,后來又有不少變化,徐福沒有把漢字帶入日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總體來說,中日的學者大多傾向于徐福確實到達了日本。不過由于年代久遠,史料過簡,加之論者所處角度不同以及對史料理解的歧異,甚至帶有政治色彩,使得這一問題在許多方面都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也因此,對于徐福東渡是否到達日本,注定還要在不斷地論證和反駁中,繼續下去。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rmht/lsxa/1243.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