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考證,“老公”“老婆”的稱呼,從唐朝就有了。此后老百姓調侃的俗話“怕老婆”,古代雅稱“懼內”,現在叫“妻管嚴”。
古來圣賢多懼內,國外有蘇格拉底的“雷鳴之后,必有暴雨”,唐朝有房玄齡的“千古風流一壇醋”,北宋有陳季常的“河東獅吼”,明代有戚繼光的“請夫人閱兵”,晚清有曾國藩的“替如夫人洗腳”……近代則有胡適的“畏妻如虎”。胡大師的怕老婆和他的學術名聲一樣大,絕對是“怕老婆”典范中的典范。
西裝教授胡適與小腳女人江冬秀的婚姻,被稱為“民國七大奇事”之一。
胡適是留過學的洋博士,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才貌雙全,風度翩翩;而江冬秀只是個裹著小腳、識字不多、相貌平凡的鄉下姑娘,但她不但沒有“被離婚”,還自始至終以胡太太的身份行走江湖,而且把胡大師管得服服帖帖,這實在罕見,以致他們的婚姻也被人們議論和揶揄著。歷史學家唐德剛調侃說:“胡適大名垂宇宙,小腳太太亦隨之。”
十三歲時,胡適遵從母命,與鄰村的姑娘江冬秀訂婚。1917年,在外求學的胡適聽媽媽的話回老家結婚,無情人終成眷屬。當時,喝過洋墨水的新派學者紛紛喜新厭舊,時興起拋棄糟糠之妻的新潮流。胡適也未能免俗,也曾整出段婚外戀,搞得沸沸揚揚。
1924年,胡適因外遇跟江冬秀鬧離婚。江冬秀聞言暴怒,從廚房摸出把菜刀,一把扯過來兩個孩子,厲聲大叫:“離婚可以,等我先把孩子們宰了。”如此彪悍的太太傷不起??!胡適嚇得哆嗦成團,“離婚”二字,從此絕口不提。
胡適家里有一張照片,照片上江冬秀四平八穩端坐在太師椅上,胡適站立一旁,低眉順眼,畢恭畢敬,由此或可看出胡適在家中的地位。胡適屬兔,江冬秀屬老虎,屬相天生相克。胡適時不時地自嘲說:“兔子怕老虎,自然規律。”這句話流傳開去,江冬秀成為傳言中的“母老虎”,胡適則是怕老婆的“妻管嚴”。
當然,也有人認為胡適的怕老婆只是生活情趣,江冬秀就像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女王,徒有政治地位卻無實權,而胡適則是大權在握的首相。胡適聽后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胡適還經常說:“太太年輕時是活菩薩,怎好不怕;中年時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有時兩人鬧別扭,江冬秀扯著嗓門發脾氣,好面子的胡適被怕別人聽見,就躲進衛生間,借著漱口,把牙刷擱杯子里弄得“咣咣”響,用來“掩耳”。
盡管江冬秀行事潑辣生猛,但胡適脾氣好不跟她計較,還因此衍生出一套很有喜感的家庭哲學——“新三從四德(得)”:“三從”,一是“太太出門要跟從”;二是“太太命令要服從”;三是“太太說錯了要盲從”。而“四德(得)”,一是“太太化妝要等得”;二是“太太生日要記得”;三是“太太打罵要忍得”;四是“太太花錢要舍得”。
別人嘲笑他怕老婆,可胡適毫不在乎這種看法,他還公開收集各國關于“怕老婆”的故事、笑話和漫畫,甚至由此得出一個“重大的發現”: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里,只有德國、日本、蘇聯三個國家沒有怕老婆的故事,凡是有怕老婆故事的國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國家;反之,凡是沒有怕老婆故事的國家,都是獨裁或極權的國家。胡大師這樣把怕老婆提升到了理論的層次和民主的高度,用“科學實證”來為自己的怕老婆辯護,簡直讓人捧腹。
一位朋友從巴黎寄給胡適十幾枚法國錢幣,上面鑄有“PTT”字樣,這讓他來了靈感,這不就是“怕太太”的諧音嗎?胡適果斷發起成立“PTT”協會,會員證章就是這種錢幣??梢?,胡適的“怕老婆”并不凄苦可憐、惹人同情,反而富有人情味、頗有生活樂趣。
仔細想來,胡適這充滿幽默情調的“怕老婆”,可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其實,怕老婆是一種理解與寬容,因愛生“怕”,能使家庭和睦、夫妻和美。民諺早就告訴我們:“狂風折莽雨,好漢聽妻言。”“能聽老婆言,買盡世間田”也從側面佐證了“怕老婆是美德”這句話確是至理名言。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lscq/wrmk/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