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與傳奇 > 文人墨客

吳稚暉:傷不起的“罵人精”

歷史大觀園 文人墨客 2020-05-14 22:28:38 0 吳稚暉

吳稚暉是民國時期相當有名的“罵人精”。在國民黨內,他屬于元老級的人物,但他素有“瘋狗”的雅稱,逮著誰咬誰,大家都怕他三分。吳稚暉罵起人來,飆臟話是一套一套的,話匣子一打開就關不住,莊諧雜出,格外喜歡在臍下三寸左右徘徊,臟話連篇,口味特別重。

吳稚暉:傷不起的“罵人精”

據說,吳稚暉的罵人藝術有“根”,早年間他看了一本地攤文學讀物《何典》,開篇詞說:“不會談天論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噴蛆,且向人間搗鬼,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吳稚暉讀罷茅塞頓開,從此后便開始奉行“有話直說,有屁直放”。據說他罵人是“豬狗”,那都是最客氣的臟話,如果他罵了誰,那誰把他“燒成了灰再踏上億萬只腳”也解不了恨,僅憑罵就能把人刺激成這個德性,也算是一種非凡的能耐了!

吳稚暉一生罵人無數,生就天不怕、地不懼的潑皮性格,使得他誰都敢罵,只要看誰不順眼,誰就難逃他的毒舌。

吳稚暉在無錫江陰南菁書院讀書時,一次,滿族官僚、江蘇學政溥良坐著大轎經過孔廟,在下馬碑前沒有下轎。正巧吳稚暉從旁邊經過看到了,一向尊孔崇儒的他氣壞了,認為溥良“非圣無法,有辱斯文”,一邊不住口地大罵“斯文敗類”“衣冠禽獸”,一邊從路邊拾起磚頭,玩命似的往轎里狂扔亂砸,砸得溥良鼻青臉腫。差役將吳稚暉捉住后,他不但不驚慌害怕,還大聲叫囂說:“老子我,南菁書院學生吳稚暉是也!”被判處關押三天、游街示眾。這件事之后,無錫人背地里稱他為“吳瘋子”。

日俄戰爭期間,清朝留學生在東京開會,吳稚暉登臺大罵慈禧太后誤國,直把慈禧太后形容成一個比小姐還要下賤的淫婦和惡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罵得太投入,吳稚暉正罵著,他的褲腰帶忽然松了,大庭廣眾之下,褲子掉了下來,但他心理素質異常強大,簡直沒羞沒臊,提上褲子繼續破口大罵,沒事人一般,這樣的二皮臉傷不起??!

北伐成功后,國民黨當了家,吳稚暉成了元老中的元老,都奔七十的人了,卻依然為老不尊,由著性子任意妄為。他酷愛穿土布大褂,睡小旅館,坐三等車,還特別喜歡在住房周圍的空地上隨地大小便。有人見到了,斥責他不講文明,他卻理直氣壯地說:“我有什么法子,總不能吃了不拉吧?”這般言論令人無語,真是一朵極品奇葩。

坊間有傳言,吳稚暉曾經揮舞著拐杖追打大特務頭子戴笠,邊追邊罵罵咧咧,“三字經”不離口。戴笠也不敢招惹他,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功,只好抱頭鼠竄。吳稚暉追不上,撫腰喘著粗氣說:“可惜哎!攆不上這個家伙。”吳稚暉其人其行,生猛如斯!

即便面對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吳稚暉也毫不給面子。吳稚暉雖然一生跟著老蔣干,是他的“鐵桿粉絲”,江湖人稱其“瘋狗師爺”,但他對老蔣也不盲目順從,而是不平則鳴。打個比方說,吳稚暉對蔣介石經常以權錢收買人心的做法極其不滿,但他也不直接指出,而采取一種別樣的方式——只要一開會就大白天提著燈籠去,特有格調。

 

一次,蔣介石問他:“稚暉公,大白天開會,你打個燈籠來干啥子呀?”吳稚暉模仿蔣介石的寧波腔,搖著頭說:“這里太黑暗,太黑暗了!”老蔣狂汗。后來,蔣介石利用吳稚暉邀請來李濟深,結果卻扣押了他,吳稚暉惱得直敲桌子,震得茶杯活蹦亂跳,他還讓衛隊長轉告老蔣:“他是婊子養的!”身為下屬,敢這樣粗口罵上司,真能耐!

總體來說,吳稚暉罵得最刻薄不堪的人還得說是汪精衛,他對汪精衛投降日本深惡痛絕。他的罵法異常古怪特別,把汪精衛一伙都利用諧音改了名字:汪精衛被他罵作“汪精怪”“白羊精”,陳璧君則是“陳屁裙”,汪精衛的心腹褚民誼變成了“鼠蚊蟻”,大漢奸周佛海則成了“周狒黑”。1939年汪精衛公開叛國逃到越南河內,吳稚暉無以相送,便奉送兩句名罵:“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汪精衛知道后,氣得淚奔,絕食三日以示抗議。

吳稚暉的罵人技巧極其高超,善用四兩撥千斤的技能。有一年,在語音讀法統一會議上,副會長王照發明的注音字母沒被采用,當即抓狂,當面罵會長吳稚暉:“老王八蛋,就會嬉皮笑臉,胡說八道,懂個啥注音字!”吳稚暉不跟他嘰歪,微笑著說:“王先生,您錯了,氣昏頭了吧?小弟姓吳,不姓王,絕非貴本家也!”引得在場眾人大笑不止。

縱然吳稚暉酷愛罵人,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一個相當了不得的牛人——孫中山看重他,汪精衛尊重他,他是蔣介石的智囊,是蔣經國“生平最欽佩的人”。

1953年,吳稚暉去世,國民黨大才子于右任擔任其治喪委員會主任,蔣介石主祭,并題寫“痛失師表”匾額,蔣經國主持海葬。吳稚暉也是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學術名人”稱號的中國人。最耐人尋味的是,吳稚暉的無政府主義者同志稱他是“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lscq/wrmk/1180.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