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與傳奇 > 沙場飛將

諸葛亮《誡子書》是寫給誰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歷史大觀園 沙場飛將 2021-12-07 23:28:31 0 諸葛亮

探索歷史足跡,討論歷史話題,關于“諸葛亮《誡子書》是寫給誰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的相關問題,相信大家都很感興趣。?

諸葛亮《誡子書》是寫給誰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諸葛亮此次在漢中休整持續了近三年時間,自蜀漢建興五年(227年)來到漢中,一晃已經好幾年了,除在外面征戰,諸葛亮一直都在漢中,沒有回過成都。

為國操勞,為興復漢室的理想而戰,諸葛亮沒有什么可遺憾后悔的,唯一讓他放心不下的家事就是幼子諸葛瞻。

諸葛亮老年得子,養子諸葛喬近年又不幸去世,所以對諸葛瞻格外疼愛,只是這種疼愛之情無法像普通的父親那樣轉化成日常的呵護,只能默默地記念于心中。

諸葛亮是一個日理萬機的丞相,又是蜀漢軍隊的首腦,平時,政事、人事、軍務纏身,不過他仍然盡可能抽出一點時間,通過寫信的形式,給幼子以關愛。

現存諸葛亮寫給兒子的家書有兩封,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作為一個父親的拳拳之心和眷眷之情。

其中一封家書中寫道:

“君子的操守,應該以恬靜來完善自身,以儉樸來培養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而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學習須靜心,獲得才智必須學習,不學習無法拓廣才智,不立志無法取得學習上的成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天天逝去,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后悔都來不及??!”

這封信又名《誡子書》,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主要說了兩方面的道理,一是要加強道德修養,二是如何加強學習、增長才智。

諸葛亮《誡子書》是寫給誰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關于前者,先賢的論述早已汗牛充棟,諸葛亮這里深入淺出,根據自己一生的體會,對兒子說了三方面的要點:一是經常靜思反省,也就是現代人說的自我對照檢查,人在靜思之中,才能發現自己思想深處的缺點、錯誤,防止在不知不覺中對自己的放任;二是樹立儉樸節約的好習慣,只有做到清心寡欲才能自己保持清醒,不會沾沾自喜;三是樹立堅定的志向,志向一定要遠大,目標一定要長遠,更重要的是必須堅持。

關于后者,諸葛亮也談了自己四方面的感受:一是在學習中鍛煉自己,知識在書本上,只有通過不懈的學習才能掌握;二是知識是否豐富,是否夠用,要在實踐中去檢驗;三是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要持之以恒,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下來;四是要善于總結,不斷提高。

一篇原文只有80多個字的文章,內涵卻如此豐富和深刻,受到了后人的推崇,也影響了無數代人的成長,其中的名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更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在保存下來的另一封家書里,更能看到身為朝廷第一重臣的諸葛亮,在教育兒子方面是如何細致和耐心。

諸葛亮在這封家書中寫道:“宴席上喝什么酒,要合乎禮節又能表達情意,符合身體和性格的需要,禮節盡到了就該退席,這就達到和諧的頂點(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如果主人的情意還未盡,客人也還有余量,可以飲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喪失理智而胡來。”

這封信雖然沒有前面那封知名度高,但讀起來仍然讓人感動不已。寫信的不是丞相,而是一位普通的父親,宴會上飲酒的禮儀這么小的事,也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來,告訴給兒子,讓他學習,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注意。

如果說前一封家書盡管精彩,但在歷史上還能找出一些類似的家書相媲美的話,這后面的一封家書,相信無可匹敵!

諸葛亮這樣寫,是因為他覺得重要,這些都是他人生經驗的總結,雖不是《將苑》《便宜十六策》那樣的政治智慧和軍事韜略,但一樣讓人感覺到了分量之重,因為這里面充滿了殷殷之情。

酒桌是個重要的地方,可以聯絡感情,可以發泄情緒,可以說事情,可以定江山,但酒桌之上又最不容易把握,弄不好就傷了感情、誤了事情,有的人就是在這里掉了腦袋,有的江山就是從這地方開始丟的。遠的不說,就拿諸葛亮最熟悉的先帝劉備,就有多次喝酒失態的事情發生。所以,諸葛亮給兒子寫了那段話。

這兩封家書寫作時間不詳,推測起來應該就在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之間這一段難得的較長時間的休整期,是諸葛亮最有時間和精力寫這一類家書的時候。

除了這兩封寫給兒子的信,諸葛亮還給其他親屬寫過家書,其中一篇寫給外甥的書信也十分有名。

諸葛亮在這封信中寫道:

“人應當有高尚且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讓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存留,引起內心里的深深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他人請教,去除猜疑和吝嗇(去細碎,廣咨詢,除嫌吝)。

“這樣做了,即使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向,不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如果志向不夠剛強堅毅,意氣不夠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在流俗中,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遠淪入凡夫俗子之列,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諸葛亮《誡子書》是寫給誰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這封信針對青年人普遍存在的毛病進行說理,雖是說理,卻不空洞,就像對面談話,沒有耳提面命式的說教,讓人感到親切而自然。其中一句“志當存高遠”,成為后世無數人的座右銘。

清人曾國藩以善于教育子女出名,他對子女提出“有志、有識、有恒”的教育格言。有志,不甘為下流;有識,知學問無止境,不因一得而自足;有恒,要有恒心和毅力,什么事都能成功。曾國藩的這些感悟,和諸葛亮寫給外甥的這封家書的主旨完全相同,相信他應該受到過諸葛亮的影響。

諸葛亮有兩個姐姐,他的大姐嫁給了蒯祺,后被孟達所殺,大姐及子女情況不詳;二姐嫁給了龐山民,龐山民入魏做官,他們一家人應該還生活在荊州。這封寫給外甥的家書說明,諸葛亮除了經常跟大哥諸葛瑾通信外,和姐姐還保持著來往。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1965.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