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與傳奇 > 沙場飛將

諸葛亮為什么要彈劾托孤大臣李嚴?

歷史大觀園 沙場飛將 2021-12-07 23:28:28 0 諸葛亮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這是歷史的魅力,一起來研究下“諸葛亮為什么要彈劾托孤大臣李嚴?”的話題,感受歷史的心境。?

諸葛亮為什么要彈劾托孤大臣李嚴?

曹魏內部發生的事暫時告一段落,再來看看第四次北伐結束后回到漢中的諸葛亮。

第四次北伐其實算不上失敗,此戰中至少取得3次大勝:一次在上邽,打敗費曜、戴凌;一次在祁山,打敗司馬懿,斬殺魏軍3000多人,繳獲大量戰利品;一次在木門道,射殺曹魏的車騎將軍張郃。

不過,就總體形勢而言,蜀漢沒有因為此次北伐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第一次北伐被迫退軍一樣,沒有占領敵人的地盤。

被諸葛亮請來助攻的軻比能聽說蜀漢退軍,加之又遇到了牽招的阻擊,退到了漠北,孫權的詐降計劃也中途夭折了。

諸葛亮回到漢中,這時他最想了解的當然是李嚴說的事,為此他一回來就派人去請李嚴來了解情況,出人意料的是,李嚴卻沒有請來,因為他已請病假離開了漢中。

原來,李嚴一直有事瞞著諸葛亮,他擔心諸葛亮回來后查問,心中不安(自度奸露,嫌心遂生),聽說諸葛亮馬上就到了,就假稱有病去了沮漳,聽說諸葛亮快到沮漳了,他又去了江陽。

沮漳應指沮水和漳水,但它們不在蜀漢,更不在漢中一帶,而在孫吳的控制區,所以有人懷疑史書上的這個地名有誤,江陽指的是江陽郡,在成都東南方,有人認為這也是筆誤,不是江陽,應該是江州。

后來還是李嚴的參軍狐忠反復相勸,李嚴才重新回到漢中(平參軍狐忠勤諫乃止)。讓諸葛亮意想不到的是,李嚴回來后對撤軍一事裝作毫不知情。

李嚴一副驚訝的樣子,故意說:“軍糧很充足呀,您為什么要撤軍呢(軍糧饒足,何以便歸)?”

諸葛亮為什么要彈劾托孤大臣李嚴?

諸葛亮很納悶,于是讓人回成都調閱了李嚴這段時間上給后主的所有奏章。諸葛亮驚訝地發現,在李嚴給后主的報告里,竟然寫著“大軍撤退是假的,目的是想引誘敵人一戰(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

諸葛亮這才明白了真相,由于辦事不力,加上確實遇到了連陰雨,李嚴負責籌辦的軍糧出了問題,但他為了掩飾過失,推卸責任,一方面向后主報告,假稱諸葛亮正在實施一次假撤兵,另一方面打著后主的旗號到前線,讓諸葛亮退兵。

事情的原委查清楚了,諸葛亮出具了李嚴前后所寫的信件以及向后主所上的奏章,前后矛盾之處暴露無遺,李嚴無法抵賴,只得承認錯誤,連連叩頭謝罪(平辭窮情竭,首謝罪負)。

事情雖然查清楚了,但是讓諸葛亮大為震動。

李嚴不僅誤事,而且欺瞞皇上和上司,使第四次北伐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前功盡棄,這讓諸葛亮很痛心。

更讓諸葛亮痛心的是,同為托孤重臣,平時諸葛亮特別注意與李嚴處好關系,盡量給予包容甚至忍讓,但李嚴不理解他的苦衷,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他的底線。

首次北伐時諸葛亮就想抽調李嚴所屬人馬來漢中,但李嚴卻不理會,反而寫信勸自己加九錫,又提出設巴州,他來當巴州刺史。后來曹真進攻漢中,實在因為漢中的兵力有限,只得再請李嚴增兵,李嚴又提出新條件,得到一定的滿足后才愿意來。

就拿此次軍糧事件來說,下雨是一方面,李嚴沒有盡心盡力也是原因之一,以李嚴的能力,如果他想辦,即使有困難他也能辦好,正因為平時有情緒,有牢騷,總覺得自己是托孤大臣,沒有得到相應的實權,心有不滿,影響到工作。

諸葛亮決定不再忍讓,他要彈劾李嚴。

為此,諸葛亮向后主鄭重上表,回顧了近年來李嚴的種種不端行為,然后說李嚴來到漢中后,自己把各種事務都交給了他,群臣都怪他對李嚴太寵愛了(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而自己之所以那么做,是因為北伐大業正在進行,很多事情還沒有頭緒,與其批評李嚴的短處,不如發揮他的長處和優點(伐平之短,莫若褒之)。但李嚴不能理解,竟然犯下了這種不能寬恕的錯誤。

諸葛亮在這份彈劾表里最后說道:“如果這件事不解決,將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這也怪我平時不夠敏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不再多說了,多說更增加了罪責(言多增咎)。”

除了諸葛亮單獨上的這份奏表外,還有一份諸葛亮與20多位蜀漢大臣聯合上的彈劾表,根據表中所注明的官職,這20多位大臣包括:車騎將軍劉琰、征西大將軍兼涼州刺史魏延、前將軍袁綝、左將軍兼荊州刺史吳壹、右將軍高翔、后將軍吳班、丞相長史兼綏軍將軍楊儀、揚武將軍鄧芝、征南將軍劉巴、中護軍兼偏將軍費祎、偏將軍許允、篤信中郎將丁咸、偏將軍劉敏、征南將軍姜維、討虜將軍上官雝、昭武中郎將胡濟、建義將軍閻晏、偏將軍爨習、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勃、武略中郎將樊岐。

諸葛亮為什么要彈劾托孤大臣李嚴?

這份名單除了沒有后主身邊的九卿、侍中、尚書等,幾乎囊括了蜀漢當時最重要的官員,上面這些人之前大多已提到過,其中一些人職務很重要,留下的事跡卻很少,比如前將軍袁綝。

通常這種名單都是比較枯燥的,但它卻是了解某一時間點重要人物升遷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從這份名單還可以看出,魏延擔任前軍師后,已升任了征西大將軍。同時,姜維已升任征南將軍,他今年還不到30歲,來蜀漢也才3年多,可謂進步神速。

但是,上面這份名單里有兩個征南將軍,這有點兒不符合常規,除姜維外,另一個征南將軍居然是劉巴,前尚書令劉巴早就死了,所以有人認為這個劉巴是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人,也有另外的史書說姜維此時升任的是征西將軍,但有人認為征西將軍是魏延而不是姜維,還是這份彈劾表中所列的職務正確。

其實,征西將軍和征西大將軍不一樣,蜀漢可能借鑒了曹魏的做法,在征西將軍里加了一個“大”字,以提升其級別。征南將軍相重,推斷起來姜維此時擔任征西將軍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說明姜維在成都以輔漢將軍的身份鍛煉了一段時間后已回到漢中,在前線效力。

在這份由諸葛亮領銜,攜20多位重臣所上的彈劾表中,歷數了李嚴的罪行,請求后主解除李嚴所擔任的一切職務,奪去俸祿,收回節傳、印綬、符策,削去都鄉侯的爵位(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符策,削其爵土)。

后主詔準,罷免李嚴的官位,讓他以一個老百姓的身份到梓潼郡居住。

李嚴被罷免是蜀漢立國以來的一件大案,一個托孤重臣彈劾罷免了另一位托孤重臣,放在其他任何朝代,一定會成為野史和演義熱衷描繪的對象,指不定會挖出什么所謂的黑幕、權斗來,但諸葛亮處理的這件事,后世幾乎沒有非議。

原因是諸葛亮完全從原則出發,一心為公,事情的處理公正透明,就連當事人也不能說出來什么。同時,諸葛亮也沒有投鼠忌器,因為李嚴也是托孤大臣就不敢秉公處理。

李嚴被罷免,卻不恨諸葛亮,他知道最后能理解他的人只有諸葛亮,所以被罷免后心里還一直懷著希望,期待諸葛亮哪一天能讓他復出。后來諸葛亮死了,李嚴聽到消息深感激憤,他知道以后不可能有人理解他了,不久也得病死了(平聞亮卒,發病死)。

晉代有位史學家就此有一段評論說得很好:“水很平所以人們拿它作為標尺,鏡子里的人很丑但人看了不會發怒(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丑者無怒),水和鏡子之所以能窮物盡態而人們卻無怨,因為它們是無私的。水和鏡子因為無私,所以能避免別人的誹謗,大人君子心懷好善之心,有寬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于犯罪之人,賜給爵位不因為關系好,誅殺犯罪不因為自己被觸犯,天下哪有不服的?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善于執法的人,自秦漢以來都不曾有過。”

李嚴的兒子李豐擔任著江州都督的要職,不適合繼續留任,但諸葛亮沒搞株連九族那一套,對李豐也來個一擼到底,而是讓他以中郎將的身份到丞相府任參軍。

諸葛亮擔心李豐有心理負擔,專門給他寫信勸慰:

“我和你父親同心協力輔佐漢室,不僅世人知曉,也是神明所知的事。所以,我推薦你父親到漢中任職,委托你在東部要地鎮守,也是不想讓那些議論是非的人有話柄(表都護典漢中,委君于東關者,不與人議也)。我只想實心實意感動于人,始終保持其中的友情,誰又能想到中途會出變故呢?

諸葛亮為什么要彈劾托孤大臣李嚴?

“過去楚卿屢受貶絀,最后仍然得以官復原職,心里有正道就會有好的結果,這也是自然之理。希望你多去寬慰你的父親,使他能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現在雖然被解除職務,但家里奴婢賓客仍有上百人,你以中郎將的身份在丞相府里任參軍,與同類人家相比,仍然是大家。

“如果你父親能明白自己在某些方面確實有過錯,你和公琰又能推心置腹好好合作,那么,壞事也會成為好事,失去的還可以追回來。希望你能認真思考我上面說的話,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寫這封信的時候我一邊寫一邊不住嘆息,止不住流下淚來(臨書長嘆,涕泣而已)。”

這封信寫得很真摯,沒有虛情假意,更沒有以勝利者的姿態高高在上,完全發自一片肺腑,以上級和長輩的身份對李豐進行勸慰和鼓勵,解除他的思想負擔,鼓勵他今后好好干。

信中仍稱李嚴為“都護”,體現出諸葛亮對李嚴的尊重。公琰是蔣琬的字,諸葛亮鼓勵李豐到丞相府任職后與蔣琬精誠合作。李豐果然不負諸葛亮的一片深情,后來還被提拔為朱提郡太守。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1963.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