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的夫人黃月英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說她是諸葛亮的幸福丑妻?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自魏晉之后,便一向為世人所推崇,再由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將其塑造為神一般的智慧化身。
諸葛亮的才華自不必多說,外表也是相當不錯的。陳壽《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而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則是:“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機,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即使放在今天,也稱得上是才貌雙全的大帥哥。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那么,諸葛亮背后的女人呢?
很遺憾。對于諸葛亮的夫人,史書記載語焉不詳,只有寥寥幾筆。只知道姓黃,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傳下來。
就民間的傳言,諸葛夫人(黃夫人)的名字大致有兩種。一說叫做黃月英,一說叫做黃婉貞?,F在的歷史愛好者和文學作者多選取前者。因為“婉貞”二字不但稍顯柔弱,含有太多封建婦德因素,還容易讓人想起清朝末年在謝莊抗擊英軍的那位獵戶女兒。
相比之下,“月英”叫起來就上口得多,自然有一種才華氣質的味道。
民間藝人們可以賦予她一個好的名字,不過她的相貌是有歷史記載的,實在不盡如人意。歷史記載的寥寥幾筆中,就專門說她“黃發黑膚”,頭發像枯草般干枯無光澤,膚色如炭般粗糙黝黑。
如此抱歉的相貌,偏偏嫁給了千古名相諸葛亮。這兩人站一塊,廣大人民都要替諸葛亮叫屈:同樣是大帥哥,孫策和周瑜雙雙抱得美人歸,迎娶了江東二喬。你堂堂諸葛孔明,娶個美女應該不成問題吧!
甚至還由此衍生出許多笑話。
比如,周瑜樣樣比不過諸葛亮,就是老婆比諸葛亮強。
再比如,諸葛亮之所以三氣周瑜,是因為嫉妒周瑜的老婆漂亮,等等。
凡此種種,都在拿黃月英的相貌開涮。那么,相貌丑陋的小黃,到底是怎樣贏得諸葛帥哥芳心的呢?
在一則民間故事里,繪聲繪色地上演了黃月英釣“金龜婿”的故事。
黃月英是河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也算大家閨秀,而且自幼聰明,頗有才干??上У氖窍嗝渤舐?。自己長得不咋樣,可她眼光還挺高,一直沒有中意的對象。偶爾有人提親,她還推三阻四的。
終于有一天,一個偉岸的身影闖入黃姑娘的心扉。她看上的,還真不是一般人,正是聲名遠揚的諸葛亮。
按說像她這般樣貌,該有自知之明,對夢中情人頂多也就是單相思一下得了。但黃月英姑娘卻偏偏不肯。事在人為,她決定,愛他就要嫁給他。
可是,如何吸引帥哥的眼球呢?男人都喜歡以貌取人,要是諸葛大哥一看見我,掉頭就走,可如何是好呀?
她向父親黃承彥表白了心跡,尋求幫助。老黃頭平素與諸葛亮交往甚好,也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真要能把他招為女婿,自然也不虧??!父女倆一拍即合,當即商定了一個奇招。
這日,黃承彥特地邀請諸葛亮前來家中座談。老前輩邀請,諸葛亮欣然前往。
剛一進門,兩只猛犬撲面而來,諸葛亮嚇了一大跳。卻見老黃過來,在狗的耳朵上擰了兩下,狗便乖乖地退到一邊趴下。諸葛亮定睛一看,原來是兩只木頭做的機械狗,不禁啞然失笑。細看之下,那機械狗做工精巧,形象逼真??酌鞑唤潎@一番:“如此手藝,真是巧奪天工??!”黃承彥欠了欠身:“過獎過獎,這是小女隨手做著玩的,孔明受驚了。”
諸葛亮坐下后,一眼瞥見墻上掛著一幅《曹大家宮苑授讀圖》,筆法老練,意境優美,禁不住嘖嘖稱奇。黃承彥撫著胡子:“哈哈,小女信筆涂鴉罷了,見笑見笑。”
接著,諸葛亮望見窗外繁花似錦,煞是悅目,不由深吸一口氣,一邊微微搖頭晃腦。黃承彥又在一旁道:“哦,這些花啊,都是小女種的。從播種、灌溉到剪枝、護理,都是她一手操辦。”
如此三番,諸葛亮自然對黃承彥才華橫溢的女兒充滿了好奇。黃承彥乘機轉入正題:“聽說你還未娶親,小女雖然相貌不佳,但蘭心惠質,且對先生仰慕已久。如不嫌棄,愿與你共結秦晉之好。”
此時,黃月英姑娘的出眾才華,已經在諸葛亮腦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雖貌丑一些,又有何妨?于是,諸葛亮爽快地答應了親事。黃姑娘的一番癡心,也終得如愿以償。
從這則故事可見,相貌不夠吸引人的姑娘,要在相親中取勝,必須出奇招,把自己的強項亮出來,一下鎮住對方。
在黃月英相親之前幾百年,曾有戰國時候的齊國丑女鐘離春(即無鹽女),為了出嫁,徑直跑到王宮里大叫:“大王,你太危險了,太危險了。”齊宣王嚇得莫名其妙。然后,鐘離春侃侃而談治國之策,使得齊宣王慕其才能,遂把她納為王后。這種簡單粗暴的沖擊,是逼迫無奈下的孤注一擲,也不夠“淑女”。要是換個莽撞點的侍衛,恐怕先就亂棍打出了。
相對而言,同樣是貌丑而才高的黃姑娘,一勝在讓自己的老爹主動說媒,積極進取,全無畏縮害羞;二勝則是巧妙地將自己的才華逐次展現給心上人,先留下一個好印象。如此抽絲剝繭,逐層推進,最后才由老爹出面發動總攻,一舉拿下。
想象一下,要是諸葛亮剛一進門,黃月英立刻迫不及待,拿著自己的作品沖出來自吹自擂,只怕縱然是胸襟氣度如諸葛亮者,也要先嚇一跳,留下心理陰影之后,對她的才華也不一定感冒。
所以,黃月英相親之道,深合兵法上“欲擒故縱”、“打草驚蛇”的道理,由此擒獲諸葛亮,也算得上強中更有強中手。
諸葛亮迎娶丑姑娘黃月英的事情,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成為人民群眾茶余飯后的談資。各色人等站在不同的立場,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冒出了各種說法。
有的鄉人憤憤不平,覺得委屈了諸葛亮。以諸葛亮的條件,完全可以挑選到又美貌又有才華的名門閨秀,怎么也不能找個丑女??!鄉里流行一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孔明啊,你真虧呀你真虧!
或許正是出于這種遺憾,在鄭少秋版電視劇《諸葛亮》里面,居然寫諸葛亮和江東美女小喬兩情相悅,而黃月英則成了橫刀奪愛的“反派”人物。
而部分比較勢利的人,則有板有眼地分析了一番利害得失:諸葛亮甘娶丑妻,是出于政治前途的考慮!
他們認為,諸葛亮雖然出自瑯琊名門,但父母早亡,是由叔父諸葛玄撫養成人,并把他從山東老家帶到南方的。后來,叔父也死了,大哥諸葛瑾又遠赴東吳做官,家中只剩下弟弟諸葛均與他相依為命。都25歲了,卻尚未婚配。自己的家庭指望不上,就想找個有一點權勢的家庭做靠山。
而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為荊襄一代名士,在當地頗有聲望。黃承彥之妻蔡氏更與荊州老大劉表的后妻是姐妹,黃承彥的舅子蔡瑁是荊襄地區的軍事一把手。也就是說,諸葛亮如果成為黃家女婿,也就攀上了劉表、蔡瑁這幾個闊親戚,無論從個人生存環境還是發展前途考慮,都將大大優化。
照此邏輯,諸葛亮娶黃月英,看的不是貌,也不是才,而是勢力。丑姑娘黃月英縱有才華,假如家境貧寒,諸葛亮也是不會娶她的。
這種提法,把諸葛亮的動機給“商業化”了,頗符合易中天教授“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的風格,但千百年來的“葛粉”們是斷然不會同意的。
另一些人則比較“傳統”地認為,諸葛亮之所以結婚晚,就是因為他跟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樣。他找對象,更注重對方的才學和品德,相貌倒還在其次。所以,英俊而多才的諸葛亮娶了丑陋而同樣多才的黃月英,這是他倆發自本心的投契,與功利無關。
當然,這種投契在不同的民間故事中,又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在一則故事里,這樁婚姻的締結動機單純無比。黃承彥家里有大量藏書,諸葛亮很想飽覽這些珍貴的書籍。但黃承彥愛書如命,不肯輕易借出。沒奈何,諸葛亮為了看書,只好娶了老黃的女兒。從此,女婿入書房也就便捷許多了。在這里,“書籍”其實是智慧和才華的實體化象征。
這樁婚事距今已經一千八百多年,再要去探究當事人的想法,實在是為難。但綜合諸葛亮前后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并非熱衷功名利祿之輩,而確將天下安危、百姓哀樂納入個人理想之中。荊襄地區的富貴之族,并非黃承彥一家。極目遠看,瑯琊諸葛的名頭,在天下也遠非默默無聞。諸葛亮抱膝草廬,自比管仲樂毅之時,劉表和曹操的征召他也都置之不理,又何嘗占了“親戚關系”的什么便宜?他在《出師表》中就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這種“淡泊”正是“明志”的預備功課。為了一些若有若無的富貴親戚就屈尊“獻身”,這恐怕也是諸葛亮做不出來的。到后來,他位至蜀漢丞相,被皇帝劉阿斗尊為“相父”,一手掌握軍國大權,身后遺產卻只有15畝薄田、800株桑樹。這份恬淡之心,實在舉世罕有。
所以,重才德、輕容貌的這番選擇,在諸葛亮而言,想必亦沒有什么太為難的。
不管實際動機如何,總之在眾人驚愕的眼神中,帥哥與丑女過上了令人艷羨的幸福生活。
諸葛亮和黃月英的婚姻生活,民間傳說也給出不少趣聞。
說是婚后不久的某一天,諸葛亮的鐵哥們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徐元直一伙來訪。這幫山林名士平日大大咧咧慣了,一進屋,有的要吃飯,有的想吃面。家中又沒有現成的米和面,諸葛亮只得先陪著客人,囑咐妻子快去準備。他心想,新婚不久,家里還沒雇到什么仆人丫鬟,要自己準備是來不及了,少不得去集市購買。這一來一回,還不定等多久呢。
誰知沒多會兒,月英便說米飯和面都已經做好了。諸葛亮很奇怪,家中人手零落,備飯怎會如此迅速呢?
于是,他和客人一起去廚房看個究竟。這一看,大家頓時目瞪口呆。原來是黃月英做了幾個木頭人,讓他們一上一下地椿米,又做了一頭木驢,在飛快地團團拉磨磨面。
孟公威等人嘖嘖稱奇,大為贊賞新嫂子的能干。諸葛亮更是又驚又喜。等客人吃完飯,聊夠天走了以后,諸葛亮便虛心向妻子請教,學習了許多機械制作方面的技巧。
黃月英聰明能干,賢惠勤勞,家中里里外外的粗活瑣事,她都處理得妥妥帖帖的,使諸葛亮生活舒心,更能安心思考治國之略。崔州平、孟公威他們每次到諸葛亮家串門,也都受到熱情接待,頗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自然對嫂子贊不絕口。諸葛亮老丈人黃承彥教女有方的名頭,也在士林中傳揚開來。
在民間傳說中,黃月英是不世出的科技大師。她發明的木人、木驢這些機械,可不僅僅是用在家庭生活上。在日后諸葛亮出山襄助劉備時,黃月英的才華也成為夫君事業上的一個有力支柱。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善用奇計,而奇計的應用往往在設備方面有較高要求。比如火燒新野城時,滿城一起發火,這種起火裝置就頗為復雜。還好,有夫人幫忙,這些設計和實現也就是雕蟲小技了。
從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出山,此后經過赤壁之戰、兩川之戰等等,劉備終于在四川站穩腳跟。但旋因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劉備一怒而東征,又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火燒連營,蜀漢國運岌岌可危。
到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后,整個蜀漢的擔子完全壓在諸葛亮的肩上,南部的少數民族趁機發起叛亂。
于是,在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兵南征。南方瘴氣很重,外人進入,動輒染病身亡。為此,諸葛亮發明了對癥良藥“諸葛行軍散”和“臥龍丹”,保障了士兵的健康。
據說,這些藥方就是黃月英傳授給諸葛亮的。
諸葛亮深知南方道路險峻,若單純以武力壓迫少數民族,終究難以持久。為此,他采取攻心戰略,在戰爭中設計生擒他們的首領孟獲,然后又將其釋放。如此經過七擒七縱,孟獲終于徹底臣服。南中平定,解除了蜀漢的后顧之憂?!度龂萘x》用了整整四回書描寫這段故事。在這段絢麗而充滿奇幻的戰爭中,諸葛亮曾用過筏竹架橋、積土攻城、巨型木獸、盤蛇谷地雷等許多機械工程。按照民間的傳言,這些也多半受惠于黃月英。
傳說中的流馬造型
后來,諸葛亮率軍伐魏,兵出祁山。為了解決大軍的補給問題,他使用“木牛流馬”來運輸軍糧。一頭木牛能運載一年的糧食,每天行二十里;流馬有方囊二個,每個可以裝米二斛三斗,能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行走。他又改進了“連弩”,一次可以發射十支箭,大大提高了蜀軍的戰斗力。魏國大將張郃就死在這種武器之下。
諸葛亮的這些奇巧機械發明,還有什么孔明燈、火獸等,據說也都得益于黃月英的傳授和幫助。反正他們是夫妻,那時也不存在知識專利權的問題。
黃月英除了精通機械工程,還博學多才。在隆中高臥的寧靜日子里,每每春暖花開,或秋月皎潔,她便與孔明促膝長談,出言不俗,見解高明。夫妻對答之間,學風陶然,如癡如醉。日月燈燭下,月英粗厚的臉上,竟也透出圣潔與嬌媚。諸葛亮怡然之間,亦為之心動。這個小婦人,真是有獨到的美態呢!
等到諸葛亮開始“羽扇綸巾赴征塵”的戎馬生涯,軍務繁忙之余,黃月英精心體貼地照顧夫君起居,為他解除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有時也參與對軍政事務的探討,常能給孔明提出頗有裨益的建議來。
就這樣相伴30年,黃月英默默站在諸葛亮身后,相助譜寫成了千古名相的傳奇故事。
諸葛亮之所以名垂千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品德,是其重要原因。這雖然提高了孔明在后世的聲望,對于當世的人來說,卻無疑是一種令人悲痛的打擊。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再次出師北伐。結果,因積勞成疾,在五丈原前線病逝。他去世時,長子諸葛瞻也才八歲。雖然“聰慧可愛”,但諸葛亮卻擔心,這孩子鋒芒顯露太多,恐怕難成大器。
如今孔明一死,這子女教育的重任自然便落到丑媳婦黃月英的身上。
忍著失去親人的悲痛,黃月英盡心教育著孩子們。然而,她的壽命也并不是很長。在《三國演義》中,臨到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滅亡前夕,作者羅貫中終于以追述往事的方法,給黃月英來了一個亮相:
原來武侯之子諸葛瞻,字思遠。其母黃氏,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武侯在南陽時,聞其賢,求以為室。武侯之學,夫人多所贊助焉。及武侯死后,夫人尋逝,臨終遺教,唯以忠孝勉其子瞻。
也就是說,黃月英之死距諸葛亮并不遠。她的諸般智謀奇巧,當然也來不及傳授給孩子們。她能做的,僅僅是用忠義報國的道理叮囑兒子。
諸葛亮家的孩子們在如此小的年齡成了孤兒,當然無法繼承父親和母親的智慧才華。唯有那一股赤膽忠心,得以保存在血液中。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軍大舉伐蜀,鐘會兵臨漢中,鄧艾偷渡陰平。在危難情況下,諸葛亮長子諸葛瞻進兵綿竹,與后三國數一數二的軍事家鄧艾殊死決戰。他拒絕了鄧艾“封為瑯琊王”的威逼利誘,最終兵敗身死,壯烈犧牲。
諸葛亮幼子諸葛懷,后來在三分歸一后,面對晉武帝司馬炎的封爵誘惑,也不為所動,堅持還鄉務農。
在改朝換代的潮流中,諸葛家的孩子們沒有絲毫紈绔子弟的奢華習氣,無論成敗存亡,總能堅守住心中的那一份節操,無愧于諸葛孔明的千秋英名。而這,也應歸功于黃月英的教育。
魯迅先生曾經評價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確,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諸葛亮不但能觀天象,預知“天意”,還能筑壇借東風,用“奇門遁甲”殺敗魏軍,甚至自知將要壽終,還能“七星燈借壽”來延長壽命,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妖道”。
在民間傳說中,常給那些足智多謀的人安上一些神秘主義的法術,這本是慣例,不足為怪。
另一方面,諸葛亮夫人黃月英這樣傳奇的女子,在整個《三國演義》中,竟然只有短短的一段描述,而且還是用追述的方式,這自然讓后世的藝人頗有遺憾。
于是,到了民國時期,文人周大荒在自己的一部架空歷史小說《反三國演義》中,給了黃月英一個十足的秀場。在他的描述下,黃月英不但聰慧過人,而且精通奇門遁甲、撒豆成兵等各種法術,并且為蜀漢的霸業立下了重要的功勞。
黃月英的出場,被安排在《反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說的是諸葛亮統率蜀漢主力,在前線與魏軍浴血奮戰時,忽然南蠻王孟獲和孫權勾結,在南方起兵造反,進軍大涼山。為了降服孟獲,法正保舉黃夫人領兵南征。世子劉禪也親自來到諸葛亮府中拜見,請夫人主持南方大局。
黃夫人爽快地答應了,說晚上就過去。又請劉禪寫了一封給南方守將呂凱的書信,并說不需要額外派兵了。
黃月英的兒媳婦、劉禪的妹妹錦城公主聽了這話,非常奇怪??雌牌耪绽锊俪旨覄?,溫柔嫻靜,和普通的家庭主婦沒啥兩樣,如今怎能上戰場征討蠻夷呢?
當晚,公主悄悄躲在黃月英臥室窗戶外偷看。只見黃月英從箱中拿出一只紙鳶(風箏),把劉禪寫的書信纏在紙鳶的腳上,口中念念有詞,只見那紙鳶呼叫一聲,竟然變成一只真鳶,從窗戶飛出去了。錦城公主嚇了一大跳,但又激起了很大興趣。她進屋來軟纏硬磨,定要跟隨婆婆一起去。黃月英拗不過她,只好同意。
公主沐浴更衣之后,來到上房。只見黃月英“星冠霞帔,絲絳云履,佩著七星寶劍”,天井中放著一輛四輪八角青油簾幕的繪云雷車,一無車夫,二無馬匹。公主心中驚訝,卻不敢發言。婆媳二人上了車,黃月英把寶劍一揮,頓時平地風云,車子帶著二人騰到半空中。公主只覺得四面雷聲隱隱,電掣風馳,不由又怕又樂。
再說越雋太守呂凱,在二更時分,忽見從窗中飛進一只鳥,落在桌子上,轉眼變成了紙鳶,腳下還纏著封書信。拆開一看,卻是世子劉禪的手書,說諸葛夫人即將前來助戰。到了五更時分,呂凱只聽得半天雷聲隱隱,急忙到院子里。只見憑空一輛雷車,穩穩降落,車上正坐著黃月英和錦城公主。黃夫人扶著公主下了車,將衣袖一拂,那車便飛入空中去了。錦城公主暗自問婆婆,這一路從成都到越雋,走了多遠距離???黃月英回答:“不過二千余里”。嚇得公主舌頭都縮不回去了。
等到天明之后,黃月英便升帳發令,先選精壯軍士2500人,赤膊上身,按五方顏色通身彩繪,披頭散發。又取五方旗500面,黃月英親自捺上符印,命這2500人兵分五路,各帶大旗,從蠻軍營寨旁掠過。如果蠻軍來追,不必回頭。如果蠻軍撤退,則返身追殺。
然后,令呂凱帶精兵一萬,埋伏三連海旁,聽得山上雷聲,出營截殺。又令大將王伉引兵五千,掠取蠻軍輜重。黃月英自己則在山上坐鎮。
再說孟獲屯兵山下,忽見山上有五隊人馬殺出,當即上前交戰。誰知那五隊漢兵近在眼前,就是追趕不上,放箭射他,箭也紛紛落地。接著,漢軍大旗一動,飛沙走石,鬼哭神嚎。蠻兵嚇得膽戰心驚,趕緊后退。五隊漢兵趁機追殺過去,“如入無人之境”。蠻兵想揮刀抵抗,卻根本近不得身,而且這會兒天色也變了,愁云黯黯,慘霧凄凄。
眼看黃夫人的法術如此厲害,孟獲嚇得哆嗦:咱這不《三國演義》么,怎么《封神榜》都出來了!他趕緊退兵,結果又被王伉追襲輜重。蠻兵一路逃生,棄甲丟盔。才到三連海,半天中一聲雷響,竟然把孟獲連人帶馬震到了一個陷坑里面。接著,呂凱伏兵四起,把孟獲繩捆索綁,生擒活捉。蠻兵紛紛投降。
接下來,黃月英威風凜凜地坐在大涼山上,將擒獲的一眾蠻軍頭目押上來,使出飛劍奇術,一道白光,斬了挑唆出兵的孟優,嚇得孟獲等人“心膽懼裂,叩首號哭,情愿投降,永不再犯邊境”。黃夫人又逼孟獲當眾起誓,若再敢犯邊境,五雷轟頂!等孟獲宣誓完畢,黃夫人用手一放,又是一聲雷響,震得蠻人魂飛魄散,星夜回歸故土,再也不敢侵犯蜀漢了。黃夫人命呂凱善后,自己帶著媳婦,又乘雷車仍回成都。經此一戰,南中從此平定。
《反三國演義》中的這段描寫,黃夫人孤身前往南中,僅僅一擒孟獲,便大功告成,這可比歷史上諸葛亮調動蜀漢主力大軍南征,還要七擒七縱要爽快多了。當然,周大荒先生想象豐富,文采有限,這段傳奇故事加入了太多奇門遁甲、天雷飛劍乃至刀槍不入等神怪小說的元素,把黃夫人寫得比妖道還要妖道了。但從中也可見黃月英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傳奇地位。
據說,黃夫人除了奇門遁甲,還會讀心術、占卜、醫療、占星,幾乎無所不曉,對諸葛亮幫助極大?,F在有句歇后語“諸葛亮的丑妻——家中寶”,這樣一個神仙級別的老婆,真是個寶??!
雖然民間藝人和后世文人給黃月英添油加醋,編排了不少神奇故事,然而終究對諸葛亮帥哥配丑女耿耿于懷吧,大家還不滿足。于是,關于黃月英的相貌,民間又生出說法,認為黃月英其實并非丑女,反而極美。
既然是個美女,那為什么又會被眾人傳為貌丑呢?幻想家們為了自圓其說,又提出三種猜測。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黃月英才貌雙全,遭到鄉里其他年輕姑娘的嫉妒,故而趁她忙于讀書學習,鉆研機械,深居簡出之際,造謠詆毀她的容貌。這種說法可謂牽強得很,不足為憑。
第二種說法是,黃姑娘雖然才貌雙全,但她深知美艷的外貌必然隨時間而消逝,因而希望能找到一位不重外貌而重內秀的如意郎君,故意對外宣稱自己容貌丑陋。這樣一來,那些貪色之徒就紛紛對月英置之不理。獨有諸葛亮不以美色為重,欣賞月英的才華,毅然求婚。結果,新婚之日,發現妻子原來有花容月貌,不禁又驚又喜。
還有一說,則是因為當時天下不平,盜賊紛起,豪強割據。黃月英為了防止美名在外,遭到盜賊的劫掠、豪強的霸占,故意改扮得相貌丑陋以避災禍。直到嫁給諸葛亮,有了一個穩定的靠山后,這才恢復原貌。在前面提到的《反三國演義》里面,周大荒也是采用了這種設定,說黃月英“蛾眉鳳眼,皓齒朱唇”,那簡直是純粹的美女了。
總之,大家為了給帥哥諸葛亮掩飾缺點,都是不遺余力地持續美化。
后人對諸葛亮帥哥配丑女總是耿耿于懷,于是民間又生出說法,認為黃月英其實并非丑女,反而極美。
就連在今天各種三國題材的游戲、動漫中,黃月英多數情況下也并不是丑陋的。畢竟,玩家和讀者也具有愛美之心吧。
其實,黃月英的容貌到底是丑是美,已不是那么重要了。既然諸葛亮看重的并非她的外貌,既然他們的夫妻生活是建立在對彼此才華氣度的欣賞之上,那么,美丑與否就也和生活中的一頓美餐或者一件奢侈品一樣,僅僅是點綴而已。黃月英很好地扮演了賢內助的角色,家事不煩諸葛亮,國事處處鼎力相助,幫夫君掛印封侯,成就偉業,流芳百世,也將自己的美名傳播得很遠。
正是:君心妾意兩相宜,一世修成?;垭p。還有誰能說諸葛亮娶了丑女是個錯誤呢?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lscq/hyly/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