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時代,群星閃耀,自古便為民間喜聞樂見。但三國歷史的地位,之所以能超越隋唐、東周、兩宋,有如今的深遠影響,當然要得益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其水平比起《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楊家將》、《說岳》之類確乎高了不少。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得最為出色的人物,被稱為“三絕”,即奸雄之絕曹操、忠義之絕關羽、謀臣之絕諸葛亮。這小說的提法也足見這三位在那個時期的出類拔萃。
歷史上卻有一個苦命的女人,曾經引得這“三絕”中的兩位爭風吃醋。這份風姿,端的是不尋常。
她姓杜,史稱杜氏。她的夫君,便是那武藝絕倫,驍勇蓋世,號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三國演義第一虎將,飛將軍呂布呂奉先的部將秦宜祿。
和她相關的另兩位男人,一位是后來的魏武帝曹操曹孟德,一位是威震華夏的關羽關云長。
說起來,杜氏是一位美女。既然是美女,和曹操扯上關系便不足為奇。老曹嘛,好色成性,恨不得攬天下美人盡入我帳中,老少通吃,生熟不論,這類事情是十處打鑼九處在。怪就怪在,人稱忠義蓋世,不貪財不愛色的關帝爺,怎么也和她糾纏不清了?
關于秦宜祿和杜氏夫妻,在史書上記載有限。
他們第一次出場,是在公元2世紀末的徐州。當時,秦宜祿是飛將軍呂布的部下。從籍貫來看,秦宜祿大約是北方人,兩口子一直跟隨呂布,先在北方混,后來到了關中,再到中原。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白眼狼呂布鳩占鵲巢,奪占了劉備的徐州。秦宜祿就又跟呂布混入徐州,頗有點“管你風云變幻,我自巋然不動”的韻味。杜氏是一位美女,秦宜祿想來也應該才氣非常,起碼相貌上風度翩翩,不然,怎么能收得佳人呢?這一對男女,相伴多年,并有一個兒子秦朗。在戰爭年代,多數人都朝不保夕的時候,至少他們還有一定的地位,能夠衣食無慮,還有一個小小的家庭。
然而,呂布是個有勇無謀的武夫,政治頭腦嚴重缺乏。他搶了劉備的徐州,既不能斬草除根消滅劉備,又不曾真心安撫收為己用。結果,劉備勾結曹操,把呂布瞄上了。呂布也知道形勢不太對,就派大帥哥秦宜祿當使臣,去袁術那里疏通關系,遇上麻煩也好有個照應。
從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來說,有勇無謀的呂布找無勇無謀的袁術聯盟,那真是弱智找白癡搭檔,搞笑得很??僧敃r的人并不這么看。呂布武藝高強,麾下還有一支身經百戰的精兵;而袁術兵多糧足,是有當皇帝野心的人。哥倆加在一起簡直就是黃金搭檔,就連曹操也得掂量掂量呢。
袁術這廝雖然昏庸,但從小任俠豪放,頗有結交士人的氣度。他看呂布的使者秦宜祿風度翩翩,也想好好籠絡下,于是道:老秦啊,看你這么帥氣,不如我幫你做媒,保一門婚事吧。新娘是大漢的宗室劉小姐呢。
秦宜祿當時什么態度,我們已經不得而知??傊?,最后他接受了袁術的“好意”,娶了皇族的女子。甭說劉小姐相貌如何,至少這身價不低啊。
可憐的杜氏,還在徐州眼巴巴等著呢,自己的身份卻已經由秦宜祿夫人變成了秦宜祿“前妻”。所以,自古靠得住的男人都該當寶啊。
秦宜祿根據袁術的安排,另娶了劉小姐。杜氏等于無故被休掉了。在那個亂糟糟的年代,又沒有婦聯給撐腰,她也沒別的辦法,只能帶著年幼的兒子秦朗,孤苦伶仃地維持著生活。
這樣的日子也沒維持多久。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聯合劉備,往徐州攻打呂布來了。呂布雖然勇猛,哪里抵擋得住這哥倆啊,三下五除二,便給人圍在了下邳城里。曹操這次鐵了心要收拾呂布,指揮大軍把城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挖掘泗水河,要引水灌城!看樣子,曹軍拿下城池,是早晚的事了。
這天,劉備的猛將關羽虎步邁入曹操大帳,拱手道:曹公!
曹操:啊,云長,有啥事哩?
關羽:這次拿下下邳城,希望能把秦宜祿的前妻杜氏許配給我!
曹操一聽,這小事,回頭再說吧。
過了幾天,曹操視察各處的圍城陣地。走到關羽負責的這一段時,關羽認真地匯報了圍城準備情況??床懿僖餐M意,關羽又說:曹公,上次說的把秦宜祿前妻杜氏許配給我,沒問題吧?
曹操看了關羽一眼,打個哈哈敷衍過去了。
又過了幾天,關羽入見曹操,說完了公事,再次提到:曹公啊,我想娶杜氏,您咋還不給個準信啊。
關云長這態度一表,反而嚴重引發了老色鬼曹操的好奇心:連關羽都幾次三番提這要求啊,杜氏莫非是一位絕色美女?嗯,老夫要親自看看才放心。
曹操直到最后都沒有答應關羽的要求。若干天以后,在曹軍攻破下邳城的時候,曹操命令一隊親兵,搶先占領了杜氏居住的府邸。不出所料,杜氏果然是一位大美女!
哇哈哈哈,我就知道關羽這小子遮遮掩掩,準是有內幕!曹操欽佩著自己的先見之明。他堂而皇之地自己占有了杜氏。至于關羽之前的反復請求,當然是過期作廢。
曾經被無名之輩秦宜祿所拋棄的苦命女子,終于做了三國頭號梟雄的后宮中人,也被寫進了《三國志》的魏國后妃名冊中。
再說杜氏的前夫秦宜祿,被袁術許配了劉小姐的那位帥哥,既然對自己的妻子都如此不堅定,自然也不會忠于主公了。呂布被曹操俘虜處死之后,他毫無原則地投降了曹操,在铚縣(今安徽北部)當了個地方官。至于已經被曹操占有的前妻杜氏,哪里還顧得上呢。
又過了一年,劉備再次以徐州為根據地,起兵反抗曹操。軍隊路過秦宜祿鎮守的地方時,張飛對秦宜祿說:你這家伙真是太沒廉恥了,曹操把你的老婆都霸占了,你怎么能還給他當官呢!趕快跟我走吧,咱們一起去打倒曹操,搶回銀子和女人!
秦宜祿被他一番鼓動(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威逼),便扔下官職,跟著張飛一起走了。走了幾里以后,他又忽然反悔,想逃回去。張飛是何等人物,豈會對他客氣?抬手一刀,宰了。
這個亂世年頭的小人物,就此結束一生。他原本擁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妻子,然而,袁術拆散了他的家庭,曹操霸占了他的前妻,張飛終結了他的性命。這些個大人物,只給他留下了歷史上寥寥幾筆的記載。
不過,也全虧得這個美麗的妻子,若非如此,像他這樣車載斗量的人物,又怎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呢?
杜氏呢,秦宜祿的死,和她沒多少關系了。她只想好好地把兒子秦朗撫養成人。
在曹軍保護下,杜氏帶著秦朗,離開兵荒馬亂的下邳城,搬遷到曹操的府邸。從此,她以曹操小老婆的身份,在刀光劍影的三國時期,得了善終。曹操這個胸懷大志而又多情濫情的男子,成為她一生的最終歸宿。
關于她以后的日子,史書沒有太多記載。想必,曹操府中除了吃穿不愁外,也只能如金籠中的鳥兒,用追憶來回味人生吧。
后來,她為曹操生下25個兒子中的兩位:曹林和曹袞。曹林本人事跡平平,但他的一個外孫女婿,便是大名鼎鼎的嵇康;而曹袞則是曹操兒子中較有名的一位文學青年,當然才氣和名頭遠不如曹植。
那么,這件桃色糾紛的另一位主角關羽呢?
對性情倨傲剛直,“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的關云長,這或許是他一生中唯一主動去追求女人??上?,他請求的對象卻是老色狼曹操。于是,原本心儀的美人反而落入曹操之手。要不是他那樣急切地屢次請求,說不定曹操還注意不到呢。
因為杜氏事件,關羽心中很是不安。這容易理解,自己看上的女人被老大搶走,這在自己固然是一種恥辱,也會引起老大的猜忌吧。再加上曹操本性多疑,“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招牌既然已高高懸掛,自然不會不存戒心。
只不過,在已有這種猜嫌的情況之下,最后曹操依然能讓關羽“千里走單騎”離去,卻又證明了老曹的非凡胸襟。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出于塑造關羽高大全形象的目的,對關羽的這件尷尬事只字不提。這是他那個時代的慣用手法。畢竟在老羅的封建腦瓜子看來,貪戀美色是英雄的大錯,尤其還“求之不得”,這對于成圣成神的關公實在是一個恥辱啊。
幾百年后,隨著網絡的普及,一直就在史書上有記載的這件事,逐漸傳播開來。于是,一群頗具逆反心理的人,以及若干嘩眾取寵的“磚家”,紛紛跳出來,高舉這件法寶,牛氣沖天,要當做“請關羽走下神壇”的重要論據。他們得意洋洋地宣布,看,關羽是多么虛偽,又好色又怯懦。甚至有人說,關羽之所以最后不肯留在曹操陣營中,也是對這事懷恨在心。什么武圣,什么英雄,我們要戳穿他的畫皮,要揭露他的本來面目!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有些無聊了。對美色和美女的向往,該算絕大部分男子的正常表現吧。項羽烏江自刎前悲歌一曲“虞兮虞兮奈若何”,為叱咤風云的豪氣,更添了三分柔腸俠骨。那么,在民風尚且較為自由的漢末,關公面對已遭前夫拋棄的美人杜氏,就算真存了什么想法,又何損他慷慨的英雄氣概呢?
關羽的武圣、大帝,是后人敬他威震華夏、忠義千秋而追封,并非關羽的自吹自擂,也與“不近女色”沒有半毛錢的關系。今人生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時代,卻拿了封建道德中最變態的一部分去要求比這更早的古人,豈不是吃飽了撐的么?
杜氏和秦宜祿所生的兒子秦朗秦元明,則成為曹操的拖油瓶養子。曹操愛屋及烏,對秦朗非常寵愛,甚至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賓客顯擺說:這世上還有人對待養子比我更好的么?
羅貫中為了給關羽避諱,在《三國演義》中完全刪除了秦宜祿和杜氏的出現,但對他們的兒子秦朗卻不肯放過。大約是要懲戒下這對夫婦敗壞關公形象的罪孽吧,他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原時,特意把秦朗安排為司馬懿部下的大將,讓諸葛亮狠狠地虐了一把。
話說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領兵抗拒,派魏將鄭文前去蜀軍營寨,自稱因為司馬懿偏袒重用秦朗,所以來降。為了騙取信任,鄭文還出馬交戰,陣前一回合斬殺了秦朗的弟弟秦明,冒充秦朗的首級,獻給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反而從中識破了詐降:
“司馬懿不輕用人。若加秦朗為前將軍,必武藝高強。今與鄭文交馬只一合,便為文所殺,必不是秦朗也。以故知其詐。”
諸葛亮將計就計,威逼鄭文寫了一封書信,叫司馬懿帶兵來劫營。司馬懿接到書信,也擔心中計,就叫秦朗引一萬兵去劫蜀寨,司馬懿自己引兵接應。
結果,當然沒有懸念:魏兵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打得大敗,秦朗則死于亂軍之中。鄭文也在此后被諸葛亮所斬。
嚴格說來,這一段描寫在《三國演義》中算是拙劣的。雙方用的計策都比較牽強,諸葛亮最后斬殺已經投降的鄭文,也有“背信棄義”的嫌疑。最倒霉的是秦朗,子虛烏有的弟弟被送去當鄭文的投名狀,自己又做了司馬懿的替死鬼。夾在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大天才中間的庸才,實在是很悲慘的。羅貫中大約也是用這一段,來了結秦宜祿、杜氏的殘留影子吧。
歷史上的秦朗,當然沒有這樣倒霉。繼父曹操在世時,他過著衣食無慮的貴公子生活。繼兄曹丕當皇帝時,他照樣庸庸碌碌。等到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在位時,秦朗得到了重用,顯赫一時。曹叡經常帶著他一起出入宮廷,并且稱呼他的小名“阿酥”。而秦朗也就厚顏無恥地討好著這個侄兒輩的皇帝。曹叡年少氣盛,脾性暴躁,多次因為一些小事就殺人。秦朗在皇帝心腹的地位上,從來沒有對皇帝進行過勸諫,也沒有向皇帝推薦過什么德才兼備的人才。相反,他利用自己親近皇帝的地位,大肆收受四方賄賂,以至于富可敵國。
作為一個大臣,這種態度當然是尸位素餐,對國家沒什么好處。但對于個人博取榮華富貴卻頗有價值??恐樏鄣恼袛?,秦朗持續地得到提拔,官至驍騎將軍、給事中,還曾在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帶領軍隊,擊退騷擾邊境的鮮卑族步度根、軻比能,算是勉強對得起驍騎將軍的稱號。在《魏略》中,他被列為奸佞之臣。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末,魏明帝曹叡病重,考慮到太子曹芳年幼,原本商定的輔政大臣中,便有這無能的秦朗。后來,他遭到孫資、劉放的讒言,說他在皇上病重時,趁機調戲宮女。曹叡大怒,就把秦朗等人免職。取而代之的輔政大臣,則是曹爽和司馬懿。
秦朗雖然失去了權位,卻也因此得以避開魏晉后期激烈的政權交接斗爭,身為曹操的養子,而未被司馬一黨所殺害。對他而言,罷官未必是一樁壞事。而對于曾在三國前期引起曹操與關羽之間矛盾的杜夫人而言,兒子這樣的結局,也是可以接受和必須接受的吧。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lscq/hyly/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