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家文化 > 歷史典故

四季詩——大寒吟

歷史大觀園 歷史典故 2020-07-19 22:24:47 0
?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見過這么冷的天嗎?“銀床”“鐘乳”(指鐘乳石)“清日”“烈風”,這些都見過,就沒見過“言語不能吐”。冷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大寒”是不是就該這樣呢?

邵雍(1011-1077),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等,范陽(今河北涿)人。他是北宋理學家,研討的是“物理性命之學”(宇宙萬物生成發展消亡與性命的學說)。邵雍把天地從始至終的過程區分為元、會、運、世,一元十二會,一會三十運,一運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共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元實際上就是一年的放大:年十二月,月三十日,日十二時辰,一時辰三十時分)。到了十二會,天地歸終,萬物滅絕。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周而復始。

四季詩——大寒吟

雪棧行騎圖【宋·梁楷】方晴臨

二十四節氣作為一年的運轉周期,每一節氣都有其理,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在公歷1月20日前后,大寒之理就是寒極。所以,遇到如此“言語不能吐”的寒極之象,邵雍覺得很合理、很好,于是詩興大發,便作出“大寒吟”來了。

有人將“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孤立出來,用以指那種在高壓之下人們不敢說話,只能沉默的社會現象,這雖未嘗不可,但與詩作的本意已沒有什么關聯了。

解詩者常有一種說法:作者未必然,讀者未必不然。但讀者由此及彼的“然”,“彼”與“此”總得有一定的內在關聯,不能是斷線的風箏。因此,借口“讀者未必不然”而將自己的意思強加給作者是不厚道的。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bjwh/lsdg/26543.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