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查不到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人說是訪友不遇,見友人墻角的梅樹開花而作;有人說是晚年辭官居家,在自家賞梅時所作。
為什么在這里要特別提及寫作時間呢?因為無論是“歲寒三友”(松竹梅),還是“歲寒四友”(梅蘭竹菊),都是常用來象喻君子高潔品格的。如果知道確切的寫作情境,是可能“猜測”王安石內心寄托的。但現在不能確切地知道這首詩的寫作情境,就不能亂“猜”了。那我們就老老實實來看看它的字面義吧!
“墻角數枝梅”,點明這開花的梅樹生長的地點是“墻角”。不管是只有“墻角”才有梅樹呢,還是滿園的梅樹只有“墻角”的數枝才開,反正“墻角”規定了詩人筆下的梅樹所處局促、逼仄。但在這樣局促、逼仄之地,卻“凌寒獨自開”?!傲韬笔敲爸鴩篮?,且這里的“獨自”很值得咀嚼:不管你是怎樣的嚴寒,我該開放時依然按時開放;不管別的梅花此時是怎樣的退縮,我一定要按時開放。這樣,我們就讀到了一種毅然決然的精神:不顧地點(局促、逼仄),不顧天時(數九寒天),不顧同類(退縮),我行我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勇敢地綻放自己的美麗,散發自己的芬芳。
雪溪行旅圖【宋·朱口】方晴臨
是梅花就一定要綻放美麗!是梅花就一定要散發芬芳!否則,就枉為梅花,就丟失自我了!那個大寫的“我”就不存在了!
聯想到王安石自己,他還真就是那“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呢。神宗年間,他領導的變法,在重重阻力中前行,那真的是我行我素,毅然決然。
詠物詩常常托物言志。這首詩也完全可以當作王安石的言志吧。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bjwh/lsdg/2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