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家文化 > 格物日志

稱霸海上——俘虜與王子

歷史大觀園 格物日志 2020-06-19 12:59:13 0
?

綿延數百英里的高原,從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向東延伸,穿過四川南部到達云南。這片高原地帶的地勢崎嶇不平,山巒起伏,其間海拔超過1.5萬英尺的峰頂終年積雪,不利航行的河流曲折地穿梭過陡峭的峽谷。包圍著高原的是茂密的雨林,橫亙著的是狹窄又泥濘的道路與搖晃的竹橋。數百年來,因為地形的特性,當地的交通極其艱困而且危險,云南與當地的百姓也就因此而被孤立于中原之外。

忽必烈大汗曾經在征伐緬甸失利的過程中,因為瘴癘而在云南損失了半數以上的軍士,而公元1368漢人推翻元朝,最后殘余的蒙古部隊也是撤退到這里。洪武七年(1374),中國新的統治者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節到云南,要求蒙古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接受明朝的統治。但是蒙古的梁王殺害使節,公然拒絕明帝的要求,其后的外交努力也以失敗收場。太祖終于在洪武十四年(1381)失去了耐性,命令能征善戰的將領傅友德,率領30萬的大軍攻入云南,征服蒙古人。洪武十五年,明朝占領了云南的省會昆明,而反抗的梁王及其將領,在被俘之前以自殺結束生命。

明朝的軍隊在云南之役中對待敵人手下毫不留情,估計殘殺了大約6萬的苗、瑤部民,以及無數的蒙古人。中國自公元前1000年以來,就存在著將囚犯的孩子去勢這樣的習俗。數以千計的男孩——有些才只有9歲或10歲——被剝光衣服,用利刃施以殘忍的手術,割去陰莖和睪丸,然后在尿道上插入栓子。數以百計的男孩無法痊愈,因感染和缺乏照顧而死亡。存活下來的男孩就送到京城,在宮里當宦官。

明朝的軍隊在云南所擄來的俘虜當中,有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馬姓男孩。當征南將軍傅友德與他的軍隊在路上偶然遇到這個10歲的男孩時,就問他有關那位想當中國皇帝的蒙古親王的下落。

這個男孩回答說:“他跳湖了!”

“真的嗎?”傅友德問。

傅友德覺得這個男孩聰明伶俐,即使他知道實情,也可能會加以隱瞞,而且還有膽量敢這樣回答一位將軍。因此他俘虜了這個男孩。在3年后的洪武十七年(1385),當時25歲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擔任傅友德的副手,而這個男孩在凈身之后就被安置在這位王子的家中做近侍。

皇宮生活的禮儀,通常會造成皇室成員與宦官之間的距離。然而在這之后的10年間,燕王與服侍他的青年太監鄭和,為了追剿蒙古叛軍,在帝國邊境的軍營中朝夕相處,培養出了終身的友誼。

云南之役是朱棣第一次的戰爭體驗。體格強健、英氣勃發、精力旺盛的年輕王子,隨后住進前朝位于北平(元代稱為大都)的皇宮,同時他的父皇朱元璋賦予他防守北疆的任務。北平的軍團在職權上的劃分,是由皇帝的老友同時也是皇帝手下階級最高的大將軍徐達所統率,傅友德與燕王也在其麾下。

在推翻蒙古人統治的斗爭中,徐達是朱元璋最親密的戰友;而且在朱元璋被敵軍俘虜時,曾經是他的代理人?;实郾救耸莵碜匀A中安徽的農村孤兒。他曾在佛寺里待了幾年,在那里學會了讀書,并且有機會接觸儒家經典。他個兒高、鼻子又大又扁,戽斗,舉止嚴肅而緊張,讓人一見到他立刻就肅然起敬。幾年之后,朱元璋成為反抗元朝的一分子,他與其他叛軍領袖最大的不同,就在他不搶、不殺平民,反而尋求學者的建言。

朱元璋認為他抗元的軍事行動能夠成功,大部分的原因是來自于他所虔誠祈禱的山神及河神的保佑。他相信他那曾是巫者的祖父有能力說服水神降雨。因此,不久之后,當他登基而為新王朝冠上“明”(意指前途光明或照亮世界)的國號時,他把對自然神靈的崇信立為國教,地位在佛教和道教之上。但也就因為他相信不管是在護城河、在城墻,或者是在河流,到處都有無所不在的神靈,所以他也相信某人、某個地方總是在密謀反對他。他不信任任何人,甚至連他最親密的伙伴也不例外。他坐上龍椅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布下層層的監視網來查探他的部屬,并且實施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每一戶人家必須列出住在同一戶里面所有人的姓名、年齡和職業。而相鄰的各戶,彼此奉命互相監視。

馬皇后在朱元璋起兵抗元之際和他結婚,調和丈夫的偏執個性,為囚犯爭取較合理的對待方式,并鼓勵丈夫積存糧食以便在緊急的時候幫助百姓。有一次,朱元璋指責她太照顧農民,馬皇后反駁說:“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事實上,她的確如此。她為朱元璋的士兵縫紉衣物,至正二十年(1360)在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中,為了獎賞在戰場最前線的忠勇之士,她將丈夫所儲備的金銀發給了他們。

當朱元璋權力逐漸高漲時,他納入為數眾多的妃嬪,有些是蒙古人,有些是高麗人,并且成為26個兒子和16個女兒的父親。馬皇后僅育有四子,雖然謠傳她不孕,并未產下任何皇子。她確實不是后來篡奪皇位的燕王朱棣的生母。據傳朱棣是元朝最后一個皇帝的兒子。故事是這樣開始的:當朱元璋進入蒙古的京城大都時,他發現一個年輕的公主——元順帝妥NEF64帖睦爾的妃子之一,蒙古人可能在撤退時拋棄了她或者根本遺忘了她的存在,而把她留在大都。朱元璋收她為妃,而她也從沒說過自己在當時已懷了身孕。當她產下朱棣之后,不知情的朱元璋就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事實上,朱棣可能是太祖一個地位較低的妃嬪所生的早產兒。這件不幸的意外事件,對皇帝來說是個羞辱,因此這位妃嬪被處以一種叫做穿“鐵裙”的中國酷刑。這位年輕的女子先前已經因為難產而體質虛弱,又在寒冷的戶外穿著“鐵裙”而動彈不得,最后終于飽受風霜而死。

下定決心要建立合乎正統的朝廷來克服自己卑微的出身,朱元璋邀請4位元朝著名的儒者來到南京,除了為這個毫無經驗的新興革命政權服務之外,并負責教育皇子與內廷官員各種禮儀。當時一座道教的寺院,就臨時被改成小型的宮殿,官員們在此學習宮廷禮儀,并且在扮演皇帝的測試者面前演練3天。

朱元璋向其中的一個儒者宋濂詢問道:“帝王之學,何書為要?”宋濂的回答是宋代學者真德秀對于《大學》的詮釋——《大學衍義》。于是明太祖把這本書節錄在皇宮的墻上,不時集合朝臣圍著這些章句,請宋濂為大家講解。至于皇子們,還得學習可以作為道德行為指南的歌謠集《詩經》、作為賢君懿行范本的古代帝王誥命總集《書經》,以及由孔子所編輯的魯國(位于今日山東?。v史,同時也是孔子對政治行為加以道德評判的《春秋》。

皇子們透過“臥冰求鯉”的故事,學習儒家所強調的孝道:有一位繼母在丈夫面前一再地責備前妻所生的兒子。雖然這個孩子時常被虐待,但他還是竭盡所能讓繼母高興。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他脫掉衣服躺在冰凍的湖面上,只為了融化冰塊,幫繼母取得一條新鮮的魚。

有一回,太祖發現他的兒子之中,有一個因為上課不專心,被老師施以敲頭的處分,太祖大怒。當太祖準備采取行動懲治這位宮廷教師時,馬皇后出面阻止。馬皇后勸她的丈夫說:“織錦之時,必經剪裁;猶如小兒上學,需施以罰?!敝煸安琶銖娮髁T。

朱元璋反復無常的脾氣,有時候也會直接發泄在他的妃嬪身上,這時統攝后宮的馬皇后也會出面干預。有一次,她假裝比太祖還要生氣,準備將觸犯天威的妃嬪送到宮正司治罪。

太祖問她:“你為何要干涉此事?”

“陛下正在氣頭上,處罰可能會太重?!彼f,“宮正司會根據她犯罪的輕重做公正的處置。所有的罪犯都不該由陛下審判,應該交由適當的機構審理?!?/p>

太祖又問:“那你為什么生這個女人的氣?”

她回答:“為了平息陛下的怒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去世之后,太祖在舍自己心目中最能干的32歲皇子朱棣不立而指定當時14歲、溫文儒雅的長孫朱允作為皇儲的過程中,的確有些遲疑。據說,從早年就可以看出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但我們不能確定傳言朱棣比較優異的故事是不是真的,說不定那只是后來朱棣修改《明太祖實錄》的產物。話說有一天,朱元璋出了一句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讓朱允與朱棣兩人分別接著對下聯。

朱允對的句子“雨打羊毛一片氈”有點乏味,而朱棣則說“日照龍鱗萬點金”。若是詩句可以反映個性的本質,那么朱棣的詩句中看得出強烈而樂觀的心志,讓太祖印象深刻。

不過朱元璋的侍臣勸他不要立朱棣為皇儲。他們說這樣會造成皇子間兄弟失和,使國家發生內戰。不太放心皇孫能力的朱元璋,在晚年的時候,為了拔除帝國內可能威脅繼承者皇位的人而發起整肅運動。大約1.5萬名文官與忠誠的軍事將領,在太祖的瘋狂整肅行動中遭到處決。即使是忠心耿耿的傅友德,也受到太祖猜疑而被召回南京定罪。根據記載,傅友德在驚愕的滿朝文武官員面前交出兩個兒子的首級后,自刎而死。

據說朱元璋在經過這次大整肅之后,曾經拿一支長滿利刺的棘杖,放在皇太孫的面前,要他拿起來。朱允猶豫。太祖說:“我已經把棘杖上的利刺都拔光了才交給你。我還能幫你做得更多嗎?”

昆陽位于云南中部的昆明正南方。馬和是昆陽一個伊斯蘭教家庭的次子。他的父親與祖父都叫馬哈只,有這個名字就表示他們兩個都曾經到過麥加朝圣。這個家族何時來到云南,無法確定,但他們應該是元朝初年涌入云南的眾多伊斯蘭教徒之一。他們自稱是成吉思汗部隊里某個軍官的親戚,這個軍官曾經輔佐大汗占領云南,并且在至元十一年(1274)受命治理云南。

雖然早在8世紀,伊斯蘭教徒就已經循著陸路和海路進入中國,并在廣州、泉州的沿??诎堵淠_;但直到元朝初年,才有各國的伊斯蘭教徒大批涌入。當時阿拉伯人、波斯人、改信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以及畏吾兒人(編按:即今維吾爾人),散居于帝國境內各地。這種情況前所未有。成吉思汗在當時橫掃撒馬爾罕(Samarkand)、巴剌黑(Balkh)、哈烈(Herat)和其他的中亞城市,因此征召了許多當地有學問的人進入行政部門,并吸收許多伊斯蘭教徒在元朝的宮廷里服務。

我們不曉得馬和的父親馬哈只當時是在云南服務還是幫助蒙古軍隊,或者是在改朝換代的紛亂中被捕。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在洪武十四年(1381),37歲的時候死亡或者被殺,是年他的次子馬和成了俘虜,長子文銘把父親葬在昆明城外;而且幾年后,當馬和在皇帝面前權勢上升時,他為父親立了一塊墓志銘,記載著先考的豐功偉業:

公字哈只,姓馬氏,世為云南昆陽州人。祖拜顏,妣馬氏,父哈只,母溫氏。公生而魁岸奇偉,風裁凜凜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過,輒面斥無隱。性尤好善,遇貧困及鰥寡無依者,恒護周給,未嘗有倦容,以故鄉黨靡不稱公為長者。娶溫氏,有婦德。子男二人,長文銘,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賜姓鄭,為內官監太監。公勤明敏,謙恭謹密,不避勞黗,縉紳咸稱譽焉。嗚呼!觀其子而公之積累于平日,與義方之訓,可見矣。公生于甲申年(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年)十二月初九日,卒于洪武壬戌(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初三日,享年39歲。長子文銘奉柩安厝于寶山鄉和代村之原,禮也。銘曰:身處乎邊陲而服禮義之習,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澤之施,宜其余慶深長而有子光顯于當時也。

永樂三年(1405)端陽日

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左春坊大學士李至剛撰

鄭和住在北平燕王的家中,如果是在首都南京他可能無法受到這么好的教育。在北平人們叫他“三寶”。明太祖不信任宦官,曾經說:“此輩勿賦以重任,其數毋令過多?!币姟睹魇贰?,卷七四,《職官三·宦官》,頁一八二六。在洪武十七年(1384),據說他掛了一塊牌子在宮門上,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蓖瑫r他認為最好不要讓宦官識字。

官官制度開始建立在漢朝,目的在于為皇室管理家務,并使機密不致流落民間。像土耳其一樣,這些宦官被托付以保護皇室女眷和維護皇室血統純正的任務。雖然明初的宦官是不識字的,但是他們是皇家習俗及宮廷禮儀的守護者,教導皇子們像外交禮、節餐桌上的禮儀以及性行為方面的事情。燕王在16歲迎娶大將軍徐達14歲的女兒之前,可能曾經由一位宦官引進一處宮苑,那里有男人、女人和野獸交媾的浮屠雕像。

在朱元璋手下,宦官由12個管理職務或者部門所組成,分別職掌有關膳食供應、奏章、庫壇營建、御馬房以及軍需用品等事務。其中最高的職位是司禮監,由3名太監組成,負責指定所有宦官的職務,并且選派宦官執行特殊的任務。朱元璋終究還是發現所有的太監都不識字有其不便,于是違背自己定的規矩,讓少數能干的太監識字,在御用監中掌管奏章。

馬和是在青春期之前就被去勢,這種太監被稱做“童凈”,意思是“從孩童以來就純凈無暇”。他們特別受到宮女們的喜愛,而且舉止有些像小女孩子那樣的傾向。據說當他們長大成人之后,會發出尖銳而令人感到不愉快的聲音,個性神經質而多愁善感,易怒易哭。馬和很明顯地跟這些刻板印象完全不同。家譜上記載他“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有智略,知兵習戰”。雖然夸張了一些(而且中國的尺比西方的英尺要?。?,不過仍然給人家一種體形魁梧、威風凜凜的印象。而且據說他還讀過《論語》和《孟子》。另一方面,從云南之役開始,他一直伴隨著燕王的軍隊東征西討,學習用兵之術,與主人并肩作戰,最后終于在1390年代對抗北方草原地帶蒙古人的戰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像他的父親一樣,朱棣是一個能征善戰的軍人,也因為得自父親的遺傳,這個技能是他獲得及保有帝位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冬季,朱棣受命阻擋南犯的蒙古軍隊,當他第一次接受皇命帶領大軍對抗狡猾的蒙古領袖乃兒不花時,就證明了朱棣在各方面的能力。

被逐出中土的蒙古殘余部隊,對中國的城鎮和邊境前哨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發動他們最拿手的游擊戰,隨后又以同樣快的速度撤離,回到安全而無邊無際的蒙古草原,他們的蹤跡到了草原也就隨風而逝。他們可以離開羊群生活數月,時常拔營尋找牧地,從這個綠洲到另一個綠洲,趕著健壯的小馬不斷遷徙。而明朝的部隊,本身就背負著后勤補給品的綿長車隊,移動的速度很慢,時常在見到敵人或者投入戰斗之前,就已經精疲力竭。冬天的戰斗更是危險,所以很少嘗試。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二日,朱棣由20歲的馬和陪伴,率領部隊由北平出發。朱棣知道乃兒不花一定會以為在這種季節局勢很安穩,因為當時天候異常地冷,蒙古人絕對想不到他們會追來。事實上,當朱棣的部隊經過現在長城上的古北口時,在軍士間散布著一種對于任務的不確定感。當他們來到這片風沙漫天的不毛之地時,眼前只有延綿不斷的地平線,不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不太愿意繼續前進。他們心里想,在這種天氣中前進,是一種瘋狂的行徑!

明朝的騎兵穿著蒙古式樣的服裝:長筒皮靴、寬松的褲子,以及前頭敞開以便于駕馭馬匹的紅色短甲衣。他們頭上戴的是緊貼腦袋的鐵盔,后頭連著像馬尾的紅穗子,甲衣外面還披上鐵制或銅制的三角形護胸。他們的皮護肩、護膝和寬大的皮帶上面,皆以巨大野獸的頭像作為造型,使他們看起來好像有猛獸附身一樣。

朱棣勒馬停下,召集他的將領們圍過來,宣布他的計劃是先派遣斥候尋找乃兒不花的蹤跡,并搜集蒙古軍營相關的資訊。他們不是漫無目的地大海撈針,而是直搗蒙古人巢穴,這次的攻擊是經過審慎計劃的行動。

當斥候迅速地離開之后,部隊繼續前進。不久,斥候在剛剛跨越蒙古邊界附近的迤都,發現了蒙古軍的主要營帳。就在朱棣快馬加鞭朝迤都前進時,下起漫天的大雪,白茫茫的銀絮覆蓋了沙漠。士兵們的情緒再度陷入恐懼。

“天氣如此惡劣,敵人必不料我至?!敝扉φ]諭將領們,“趁雪速進,正可出奇制勝?!?/p>

于是部隊又繼續前進,而當他們接近蒙古營地時,朱棣命令所有的人都躲在沙丘后面。朱棣手上有一個秘密武器,也就是蒙古將領觀童,他在數個月之前被明朝軍隊俘獲,是乃兒不花的摯友。朱棣派遣這位蒙古將領去跟蒙古領袖會面。乃兒不花見到老友感到很驚訝,眼淚不禁流下。正當兩人互相擁抱,開始談話之際,朱棣下令士兵逼近,包圍蒙古營帳。

當乃兒不花發覺中計,跳上馬背準備逃走時,他被觀童攔住,告知朱棣的計謀。乃兒不花眼見無路可逃,只好投降。燕王以禮對待蒙古領袖,當晚并準備了盛宴款待全軍及其家屬。在盡情吃喝之后,次日許多蒙古軍紛紛決定歸附朱棣的陣營。這場不見血光的勝利,讓燕王贏得南京方面的贊賞,同時也讓某些人憂慮。太祖得意地宣布,他一直擔心的北邊防務安全問題終于獲得解決;但太子的謀臣,卻默默地擔心燕王的軍權逐漸擴張。

7年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號“洪武”,揭示著“強大武力”的朱元璋,以71歲高齡去世。由于害怕諸皇子借喪禮的機會聚集京師,對皇太孫不利,互執干戈,他在死前下令,所有人留在各自的封地,無論任何情況,都不準奔喪。朱元璋陵寢(譯按:即明孝陵)的位置,在他在位初期就已開始審慎地評估,最后定址于南京正東的紫金山緩坡上(編按:紫金山今改名鐘山,該處緩坡稱獨龍阜玩珠峰),陵寢的前面有一條小溪流過,溪水蜿蜒縈繞全山。從此,太祖的靈魂長埋于山川之間,無法在死后漫游,給子孫帶來不安與麻煩。

兩排野獸、武士及文官造型的巨大石雕像,從山腳下一路安放到陵寢前,成雙成對地夾道而立,永遠都在“守衛”著墓主。人們相信邪魔只走筆直的路,所以這條長度有1英里的迂回神道,扮演著阻撓邪魔的角色。扶棺者與太祖的42位妃嬪都一起殉葬。殉葬的妃嬪,有的被活埋,有的被刀刃封喉。人們相信靈魂在人死后還是有世俗的需求,所以陵寢中仍埋入經過去皮、烹煮之后的豬肉和羊肉等食物,饗宴著太祖的魂魄。

關于燕王朱棣是逼迫對其21歲、雅好儒學的侄子發動內戰,抑或是他本身經由非法擴張其軍權,有意挑起一場叛亂,存在著許多爭議。事實可能就介于這兩種說法之間。官方的歷史資料的確有記載,惠帝朱允在即位之后,采取“削藩”政策,也就是說,意圖削弱諸皇叔的護衛兵力。燕王朱棣的兄弟一個個被軟禁在自己家里,罷除權力并奪去兵權。湘王朱柏是朱元璋最能干的兒子之一,他拒絕惠帝的傳召與回復莫須有的指控,并在盛怒之下,放火焚毀了位于荊州的王府,燒死所有的家人,然后騎著馬沖入火海之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建文元年(1399),惠帝朱允即位的次年,五位最有權力的皇叔被削奪了實權,另外有兩位則是自然死亡。剩下的其他親王,除了在北平的燕王之外,都因為年紀太小或者影響力不夠,無法對惠帝產生威脅。朱棣遵從父親的旨意,在喪禮之后就沒有離開封地,于是被孤立在外。為了給自己時間決定日后的做法,他假裝精神錯亂。他在北平的街道上大吼大叫,偷取食物和酒,睡在陰溝里面。有一次他連續多日意志消沉,不愿見任何人。天氣溫暖的時候,他坐在火爐邊,邊發抖邊抱怨天氣冷。不過這一切都是障眼法,要讓惠帝認為他已經生病而不再具有威脅性。

早在那年夏天,朱棣就請求惠帝讓他在南京皇宮中的三個兒子回到他的身邊。為了不讓朱棣偏執狂的毛病再發,惠帝允準他的三個兒子回家。這是朱允最大的錯誤。既然兒子已經回到身邊,假如受到惠帝的挑釁,朱棣就可以毫無顧忌地采取行動。不久之后,他果然受到挑釁。

七月間,惠帝派了一小隊兵力到北平,來拘捕兩名涉及可疑活動的朱棣將領。起初,朱棣同意把這兩名將領交給朱允的特使,不過后來,他策劃一個大膽的行動,誘拐特使單獨進入王府內,將他們拿下,就地處死。在朝廷正式追究這件事之前,燕王朱棣率先宣布了“奉天靖難”的意圖?!胺钐炀鸽y”意思就是“順應天意消除朝廷的障礙”。他不提叛亂,而以鏟除圍繞在侄子身邊的“奸”臣自居。他特別留意兩個儒臣,譴責他們改變開國者朱元璋的政策,并導引惠帝攻擊諸王。

在對北平軍民演說時,他呼吁惠帝:

奸臣齊泰、黃子澄包藏禍心,黙、黚、柏、桂、NCF46五弟,不數年間,并見削奪。柏尤可憐,闔室自焚。圣仁在上,胡寧忍此!……譬伐大樹,先剪附枝。親藩既滅,朝廷孤立,奸臣得志,社稷危矣?!挤谩蹲嬗枴酚性疲骸俺療o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背贾敻┓姑?。

在這段話當中,高尚的動機掩飾了燕王的真正野心。跟朱允相比,他自認是繼承父親皇位的最佳人選。事實上,他也真的是英明強干??聪嗟牟皇钦f他走路的樣子就像“龍行虎步”嗎?而且,反叛的想法不只在他的心中已經縈回許久,他身邊的人也有這種想法,特別是他的謀士,擅長兵法的僧人道衍,就曾經譏諷惠帝,說他“生性仁柔”。道衍早就開始在宮苑之中,秘密訓練了八百名特別的攻堅部隊。他很聰明,在宮苑里養了一群叫聲很大的鵝跟鴨,以掩蓋部隊操演的聲音。然而,燕王感到納悶,這是攻擊的好時機嗎?還是他操之過急了呢?

在朱棣拿下惠帝派來的使者的當晚,一陣狂風暴雨襲擊了北平。燕王王府的屋瓦因此被掃落,朱棣以為這是上天要他覆亡的征兆。不過道衍向朱棣再三保證,告訴他這反而是惠帝滅亡的預兆。

“殿下沒聽說過嗎?”他說,“‘飛龍在天,從以風雨’,屋瓦墜地,這是上天示意,要殿下移居黃瓦屋(皇宮)了?!?/p>

起初,惠帝對燕王的叛亂并不很在意,照常處理例行事務。他決定給予地方較大的權限,并且不像他的祖父一樣施行恐怖統治。他釋放了開國之初就入獄的一些政治犯,撤銷一些懲罰性的稅賦。然而,由于可能幫助朱允的良將,大部分在朱元璋最后一次瘋狂整肅中被殺,因此朝中已無良將有能力平定這場叛亂。第一支受命攻擊朱棣的朝廷軍隊盡管數量龐大,但在北方的戰場處處失利?;莸鄄恢浅鲎杂谛牡厝蚀然蛘邆€性天真,竟然下令部隊不準殺害燕王。朱棣知悉此事,便利用這個弱點。

朱棣又再一次以突襲的戰略讓敵人大吃一驚。當惠帝的部隊正在河北飲酒慶祝中秋節時,幾千名朱棣的部隊在午夜展開攻擊,消滅了8000名朝廷的士兵。由于朱棣的部隊以一種奇特的潛水戰略發動攻擊,剩下的1萬名朝廷的軍隊,不久之后也被俘虜了。朱棣的人在一座橋梁附近躲在水底,以蘆管呼吸,對頭上經過的朝廷的軍隊發動奇襲。這些攻擊行動不但癱瘓了朝廷軍隊的武力,同時也打敗了這支多達13萬的大軍。

然而到了晚秋,惠帝派出第二波陣容更為龐大,估計大約有50萬的大軍,前去北方拿下北平。但是這支部隊在南京出發時,穿的是夏季的軍裝,在沒有事先準備之下遭遇北方的冰雪。雖然朝廷軍隊的士兵穿著草鞋感到非常寒冷,但還是發動攻擊,萬箭齊發射向北平城。當時燕王跟他的部隊正在城外操演,北平的婦女登上城墻,勇敢地向來犯者砸鍋碗瓢盆,一直到男人們趕回來幫忙。北平是守住了,而朝廷的軍隊損傷了大約20萬。

建文三年(1401)春季,朝廷的軍隊再度集結,他們使用破壞力強大的火銃,發動壓倒性的攻擊。朱棣在這場戰役中損失了好幾名將領,數以千計的部隊,包括燕王本人,也僅能勉強地從攻擊中逃脫。在山東,朱棣發覺他本身被敵人的騎兵團團包圍,馬也受了傷,僅能靠歸附的蒙古軍大膽沖鋒,才得以脫困。經由道衍勸告,燕王撤回北平讓部隊休養生息。這是他反叛以來的低潮。到了這個時候,兩方都不再低估對方。戰況陷入了僵局。

朱棣出乎意料地得到宮中太監的奧援?;莸蹫榱朔乐够鹿贋E用職權,禁止宦官在宮城之外辦理公務。感到不滿的宦官們,從南京逃往北平燕王的王府。他們跟燕王泄露了有關京師防務方面的秘密,指出京師的防衛兵力其實相當薄弱。他們還建議燕王:安徽的鳳陽與江蘇的淮安駐有重兵,最好避開。燕王高興極了。這給了他所需要的鼓勵,讓他可以揮兵南下,攻克南京。

這場大膽的戰役在建文四年(1402)元月展開。朱棣帶著將領之一馬和,沿著大運河向南,奪取糧船,切斷重要城市的運輸線。他避過重兵駐守的防御據點,僅攻占兵力薄弱的城鎮,有時甚至不費一兵一卒。在安徽靈璧跟朝廷的軍隊遭遇時,朝廷的兵馬因為大炮放出的信號搞錯,提早沖出防護的戰壕,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下,使朱棣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從此清除了穿越長江的障礙,包圍首都南京。

環繞南京的巨大城墻,周長15英里、高36英尺,城頂寬21英尺。整座城有四道城門(譯按:這里指的是聚寶門有四道NCECD門),由禁軍防守。這些士兵就住在城墻里的狹長營房(譯按:即藏兵洞)里。明朝城墻守軍的紀律,十分嚴格。當哨的衛兵,不得擅離崗哨五步之外;擅離崗位者,就地正法。若逃亡的話,除逃亡者處死之外,其他同伍的四人,亦因未盡勸阻之責,陪同逃亡者連坐,一起處決。另外,衛兵若敢閑聊者,割耳處分。

盡管朱棣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要打下南京城,但還是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然而惠帝身邊的官員對皇帝的忠誠,已經開始瓦解。在朱棣抵達南京城郊后不久,兩位朝廷的將領到燕王的營帳,討論和平解決的方式,并商談棄城投降的秘密協定。建文四年七月十三日,獲得勝利的朱棣和他的軍隊大步邁入了金川門。

燕王發現宮殿陷入一片火海,于是命令一名太監前去調查。太監發現了皇后與太子燒焦的尸體。另外一具燒得難以辨認的尸體,一般相信就是惠帝。然而,即使在七月十八日這3具尸體埋葬的前夕,朱允還在人間的謠言還是四處彌漫。

當燕王逼近南京時,有一種傳言說:某個朝臣催促朱允打開祖父留給他的朱紅錦盒。太祖在駕崩之前規定,惟有在緊急的時刻才能打開錦盒。錦盒里放著3名和尚出家入佛門的證明度牒,度牒上有“應文”、“應武”和“應賢”3個名字。上面指示:“應文從鬼門出,余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于神樂觀之西方?!卞\盒里也放著和尚使用的袈裟、僧帽、僧鞋,以及落發用的剃刀。

根據這則故事,惠帝打扮成和尚,帶著幾個忠心的跟隨者,來到鬼門,見一艘小船系在水邊,神樂觀的道士王升在那里等候,他說太祖托夢要他來幫助他們。于是,惠帝就這樣逃出去了。據說這3個和尚從來沒有離開惠帝身邊,其他還有20個人假扮成各式各樣的人在路途之中來回奔走,幫惠帝準備衣食等各項事宜。

在南京城淪陷之前,極力主張削弱燕王勢力的兩名顧命大臣——齊泰及黃子澄,曾經設法秘密逃出南京城。齊泰用墨水將他的白馬涂黑,由于墨汁隨著馬匹身上的汗水脫落,他還是被認了出來,遭到逮捕的命運。黃子澄在蘇州籌組勤王的義軍,但是很快就被燕王的部隊消滅。在當面指責燕王之后,黃子澄被處以叛國罪,施行殘酷的凌遲(即千刀萬剮)之刑。這種凌遲的剮刑,以刀在胸部、腹部、手臂、大腿及背部上一片一片地剮,讓犯人慢慢地流血至死,這段時間大約長達3天之久。

朱棣在七月十六日登上皇位后,第一個動作就是處死拒絕承認他的文武官員,還有跟這些人相關的九族、甚至十族,以及他們的鄰居、老師、仆人和朋友。許多服侍過朱允的儒臣也包含其中。這種恐怖的整肅行動令人回想起他父親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大屠殺。緊接著大屠殺之后,朱棣選擇了“永樂”(意為“永遠歡樂”)作為他的年號。他公開宣布,他侄子在位的建文時期根本就不存在,同時也修改歷史,正式將他父親的年號一直延長到建文四年(譯按:即洪武三十五年)。

從即位開始,朱棣就不信任士大夫,而幫助過他奪取皇位的宦官,則獲得前所未有的權力。朱棣為了報答忠心耿耿的追隨者——宦官將領馬和,賜他姓鄭。一般相信,朱棣之所以選擇鄭這個姓,是因為在叛亂初期,他的愛馬曾在北平城外一個叫鄭村壩的地方被殺死。事實上,鄭和在建文元年的北平保衛戰,以及建文四年南下奪取南京的決定性戰役中,都表現得極為突出。

正當朱棣試圖合法化他叛亂的行動,并抹煞朱允在位的事實時,到處仍然傳說著有一位僧侶皇帝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有記載說惠帝在云南一個叫白龍山的地方度過余生。也有記載說他去了廣西,據說他曾在那里賣玉帶換飯吃。不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描述他如何逃到福建,在那里討了一個老婆,生了四個小孩。

據說,一個叫嚴震的朝廷官員,在往云南的路上,無意間遇見了惠帝,兩人相認對泣。

朱允問:“何以處我?”

嚴震對曰:“陛下自便,臣自有處?!?/p>

據說當天夜里,嚴震在驛站的亭中自縊。

另一種說法則堅稱,雖然最初他在國內四處游走,但最后落腳在蘇州城外穹窿山的一座叫普濟寺的大寺院里,一直住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他45歲去世為止。道衍在燕王奪取帝位之后就不再對燕王抱任何希望,所以惠帝應該就是得到了道衍的幫助。據當地老百姓說,即使在嚴重干旱的時期,寺院中埋葬惠帝的地點,也總是一片青綠。

此外,也有人說惠帝實際上是逃到了海外。

永樂元年(1403),朱棣下令開始建造帝國的龐大船隊,這支船隊包含了商船、戰船及糧船,預定前往中國海及印度洋上的港口。這樣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船隊,將載著帝國所擁有的各式寶物,因此境內各省立即全力以赴投入這個龐大的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各家說法不一,至少根據《明通鑒》(一本記載明代的非官方史書),部分的自的可能在于徹底搜查海域,以便尋覓惠帝,或借此行動,消弭惠帝流亡海外這個造成不安的謠言。

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考,上命〔鄭〕和蹤跡之。

當然這支壯觀的寶船船隊的實質意義,好像是要跟那些可能藏匿廢帝的番邦君主宣布:我朱棣才是合法的天朝皇位擁有者。同時成祖的心里可能也有另外一種想法:帝國的財政已經在長期的內戰中消耗殆盡,需要對外貿易來補充。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或者相關專家觀點,本站發表僅供歷史愛好者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bjwh/dgzy/9755.html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