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家文化 > 格物日志

格物日志

  • 稱霸海上——夷人們

    在中國第一個朝代(大約是公元前1600年)興起前的1000年間,分布在華東和華南的諸夷族(和越族),有別于集中在華北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部落,擁有相當獨立的發展。由于這些內陸族群受到與中國南部海岸線平行山脈的隔離,他們所使用的藏緬語系(Tibeto-Burman language)之一的語言,和現代中國的漢語有密切的關系。而在另一方面,學者認為東夷和南夷人在語言上與后來的高棉人(Khmers)及遍布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s)有所關聯。在中國文明即將興起前的新石器文化醞釀過程中,...

    格物日志 2020-06-19 1984 0
  • 稱霸海上——儒者與好奇心

    對于公元前6世紀的孔子來說,中國就是全世界。他稱之為“中國”、“諸夏”,或簡單地稱做“天下”。就他所知,在帝國的疆域之外,只有蠻荒、毫無禮法的蠻夷之邦。這些經常出自草原與西方的荒漠的劫掠牧人,是穿著獸皮的野蠻人,他們帶來的是破壞與絕望。而往東方去,橫越無盡的海洋,只有愚蠢統治者的幻想與美夢。...

    格物日志 2020-06-19 733 0
  • 稱霸海上——俘虜與王子

    綿延數百英里的高原,從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向東延伸,穿過四川南部到達云南。這片高原地帶的地勢崎嶇不平,山巒起伏,其間海拔超過1.5萬英尺的峰頂終年積雪,不利航行的河流曲折地穿梭過陡峭的峽谷。包圍著高原的是茂密的雨林,橫亙著的是狹窄又泥濘的道路與搖晃的竹橋。數百年來,因為地形的特性,當地的交通極其艱困而且危險,云南與當地的百姓也就因此而被孤立于中原之外。...

    格物日志 2020-06-19 1141 0
  • 稱霸海上——寶船

    在南京城的南部,秦淮河的一條支流蜿蜒地流過。這條秦淮河的河水緩緩地淌著,在它的許多平緩河灣上,停泊著艙房如小宮殿般華麗的畫舫。從早到晚,在這些游舫上,人群來往絡繹不絕,享受著紅頰似桃的年輕姑娘的感官歡娛。偶爾,畫舫會應客人的要求駛離河岸,悠悠蕩蕩地滑行,伴隨著軟樂高歌,漂流在似晨霧的氤氳水波上。...

    格物日志 2020-06-19 1396 0
  • 稱霸海上——目的地:古里

    當龍江船廠的船只建造工作正順利開展之際,成祖卻面臨誰來指揮這支龐大船隊的抉擇。他問自己:是35歲的鄭和嗎?對這趟危險的航程,他會不會太老了呢?...

    格物日志 2020-06-19 1208 0
  • 稱霸海上——奇異的國度:滿剌加和錫蘭

    永樂七年(1409)秋天,為了執行前往印度洋的第三次遠航,寶船船隊再度集結在長江口的劉家港。這次,鄭和親自統領48艘船和3萬人。太監王景弘、侯顯是他主要的副手。船隊在福建沿海的太平港做了短暫的停留,接著在航行10日之后,到達占城。在順風的情況下,航行8日之后,到了單馬錫(Temasek,后來的新加坡)。再沿著馬來半島上航2日,到達滿剌加。...

    格物日志 2020-06-19 1651 0
  • 稱霸海上——天朝的使臣

    朱棣登上皇位之后,日本是所有前來朝拜的國家中最早的一個。第三代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滿,是個極度愛好中國文化的人,并且渴望與中國展開商業上的關系。...

    格物日志 2020-06-19 927 0
  • 稱霸海上——神獸的瑞現

    永樂十年(1412)十二月十八日,永樂皇帝下令寶船船隊第四次遠征??偣舱偌舜?3艘,水手28560人,組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支艦隊,進行最富野心的冒險行動。先前三次的遠航已經達到目標,天朝已經重新打開與南洋各國之間的貿易,并且著手進行恢復這個地區之間的區域和諧與平靜。永樂十四年,成祖在南京靜海寺獻祭時,曾說:“海洋已征服,四隅皆平靜?!爆F在,朱棣冒險的目標朝向波斯灣,而寶船遠航的意圖也有戲劇性的轉變。寶船船隊晚期的遠征,成為明朝第三任皇帝個人的野心和自大的展現。這種以船隊出征來表現皇帝自我也是中國歷史...

    格物日志 2020-06-19 1356 0
  • 稱霸海上——紫禁城大火

    當宇宙一片祥和、土地肥沃、收成豐碩而海中魚產富足、森林又多出良材之際,太平與安康降臨每一家庭。同時,疾病、兵禍、狂風暴雨、災變等各樣惡事不生?;实郏ㄌ熳樱┑娜实乱沧匀煌昝罒o缺。...

    格物日志 2020-06-19 295 0
  • 稱霸海上——最后的航行

    永樂十一年五月十三日這天,朱棣預定要在朝廷上接見外邦使節,他與14歲的孫子朱瞻基正談到這件事。成祖本身極喜“對對子”,他出了標志著貢使來朝的上聯“萬方玉帛風云會”,要孫子也想一句符合上句格律的下聯。...

    格物日志 2020-06-19 1460 0
  • 稱霸海上——蘇丹的新娘

    馬六甲每一位學童都會讀到一則故事,這則故事說鄭和受命護送一位名叫漢麗波(Hang Libo)的美麗中國公主,到馬六甲來做芒速沙(Mansūr Shah)蘇丹的新娘。她的父親怕公主在新家會寂寞,送了500名少女來陪伴她。而這500名少女也都在當地成婚,并且定居于靠近馬六甲港澳的一座山的山腳下,后來這座山就叫中國山(Bukit China)。公主改信伊斯蘭教,為蘇丹生了一個孩子叫明馬(Mimat),而那些貴族少女的子孫,據說成了馬六甲廣大華人社群的核心。...

    格物日志 2020-06-19 313 0
  • 文化簡史——天文地理發明與發現

    星圖,就是將恒星在宇宙之中的位置準確地投影到平面上所構成的圖,這種圖非常難畫??脊艑W家們從各種挖掘出土的文物來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繪制星圖的國家。而且星星在星圖上的位置,和現在科學家們運用高科技觀測到的實際位置基本一致。...

    格物日志 2020-06-17 765 0
  • 文化簡史——政治軍事發明與發現

    俗話說“水火不留情”,要是某個家庭或地區一旦發生火災,得不到及時地撲救,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現在世界各國大中小型城市都設立有專門救火的消防隊。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消防隊成立于中國。...

    格物日志 2020-06-17 547 0
  • 文化簡史——農林牧漁發明與發現

    史料證明,中國在世界上是最早使用肥料種田的國家。在中國奴隸社會初期,農民就知道使用肥料可以使土地更肥沃。古籍《荀子·國富》里寫道:“掩地表畝,刺草殖谷,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庇纱丝梢?,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知道肥料的重要性和草肥、糞肥的使用。此外,古人在那時也已經知道落葉腐爛可以肥田,并且開始利用泥糞。泥糞是一種含有較多腐殖質的土壤,包括淤泥、塘泥、河泥、湖泥,以及其他肥泥。到了戰國末期,人們認識到在夏天高溫多雨的天氣下除草可以利用像熱湯一樣的水,把雜草泡在里面,使之腐爛,成為肥...

    格物日志 2020-06-17 761 0
  • 文化簡史——醫療衛生發明與發現

    生病,是我們常遇到的事,如果生了病,就要去醫院診治?,F代的醫院利用高科技技術,診斷各種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多。但在古代,醫生診治疾病時,就只能夠靠眼看、鼻聞、耳聽、口問、手摸等方法來進行診斷。在古代,世界上要數中國的醫學經驗最為豐富,如用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病。其中,中國古代診斷疾病用的最多的是脈診。脈診又叫“切診”,是當時中醫的“四診”(望、聞、問、切)之一。...

    格物日志 2020-06-17 1226 0
頁次:1/6 每頁15 總數8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轉到:
  • 手機訪問

站點聲明:

歷史學習筆記,本站內容整理自網絡,原作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Copyright ? http://www.bc6j2.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20055648號 網站地圖

999zyz资源站